中山古镇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皇金墓群小矮人之谜月底有望揭晓 [复制链接]

1#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皇金墓群”小矮人之谜月底有望揭晓


皇金罐里杂乱装着不同生物的骨骸


泉广晚新闻1月10日 泉州疑似“小矮人”墓的报道引起了全国考古界的关注。6号,泉州海交馆考古部第三次对泉州浔埔村的“皇金墓群”进行考古挖掘工作。上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基本排除小矮人的说法。


2010年的10月26号,泉州海交馆考古人员在浔埔鹧鸪山上进行第一次考古,但山上的墓葬都是村民在旧村改造时迁移上去的,并非是原始的墓群。2010年的12月17号,考古人员进行了二次考古,带回了大小中3种类型皇金罐23个。大的高约30厘米,里面装的都是正常成年人的骨骸,上面有明确记载着二次葬的时间。中、小皇金罐则装得满满的,而且杂乱有小孩的,鼠类的、灵长类等骨骸,并没有任何的标识,也找不着成年人的矮小的骨骸。“所以我们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原墓葬,我们特别希望能找到完整的骨骼,都没有都是碎片。基本上可以是可以排除小矮人。”


经过第二次考古,工作人员初步排除了小矮人的可能性。但为什么有关小矮人的传说会在浔埔代代相传?6号,考古人员进行了第三次的考古考证。据当地村民郭胜介绍,以前祖辈准备在海边建庙,但空地上堆了数不清的骨骸,村民便亲手把这些骨骸装进了皇金罐里,统一进行二次葬。考古人员根据皇金罐的年代以及郭胜在皇金罐里捡到的钱币推断,这批墓葬大概是在100多年前。“但是他这一堆骨骸是什么时候来的,堆了多长时间,那就不知道了。”


据了解,浔埔当地的渔民把在海上遇难者称为“好兄弟”。一旦在海上捞到尸体,要将尸体带回岸边,让海上的“好兄弟”入土为安。但有时候渔民并不能判断捞上来的是不是人骨,就骨头都带回了岸上,久而久之就多了起来。因此丁馆长认为传说中的小矮人可能是一种墓葬民俗。“这个传说在这个村子里面流传了非常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他的原因。不能只看我们的判断啊,我们最后还要一个科学的佐证。”


丁毓玲馆长表示,目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夏霖已经从墓葬中把每一种骨头标本都带回实验室进一步的检测、对比,鉴定结果估计在月底可以出来。下一步泉州海交馆将通过对标本进行整理,并于今年的5月18号国际博物馆日做一次有关浔埔“小矮人”墓的特展。“认为这是一种习俗,一种民俗。所以我们以后会做得多一点的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的调查。”(杜儒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