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安便利店发展迅猛期待便利店早日成熟联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西安:便利店发展迅猛 期待便利店早日成熟联商


据华商报消息 近期,西安的社区便利店多了起来,其中一些还是24小时营业的。这些便利店虽然开业前不打广告,但却日渐成为居民们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常去之地,有的人没事也要到便利店里逛逛。原因很简单,这店就在自家楼底下,方便,价格也便宜。 便利店蕴藏巨大商机 便利店最大的特色就是便利。在居民区“扎营”,主要顾客5~7分钟步行就能到达店面,居民缺什么就提供什么,24小时不间断营业,是便利店公认的最显著特征。一般面积在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客户以单身、学生、年轻家庭为主。


  在海星“便利岛”、“喔恩”等西安多家便利店看到,便利店商品种类几乎涵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油盐酱醋茶等日用品外,快餐、常用药品及保健品、书刊、音像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在有的店内也已成必备商品。除此之外,一些便利店还计划增设诸如代售火车票和飞机票、代办各类卡、传真、复印、彩扩、干洗等各种便民服务,真可谓“应有尽有”。在西安,最早进*便利店的要数“喔恩”企业。据喔恩连锁便利店副总经理唐海燕介绍,1999年8月,他们开始在西安投资建设“喔恩”连锁便利店。目前,“喔恩”开设的便利店主要分布于学校、居民小区、高档写字楼、宾馆等附近以及闹市区,已开设的21家“喔恩”便利店坚持24小时为顾客提供服务。


  “喔恩”便利店的开业,拉开了西安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序幕。2001年初,西安市果品副食公司(简称西果)也悄然行动起来。该公司总经理马联春对说,经过一年多的积极拓展,目前“西果”连锁便利店已发展到26家直营店。今年内力争完成50家,计划在3年内使店面总数达200家,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


  同样看好便利店发展前景的是西安十九连锁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雷娟女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00年起,十九连锁公司针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对十九连锁超市的业态进行了调整,将一些经营较好的粮油店改造成便利店性质的“百姓大厨房”便民店。到今年7月底,已开设10家便利店,主要集中在城区,营业时间最少在16个小时以上。


  在古城,邮*业也逐渐放下架子,低头当起了“保姆”,开始盯紧物流业这个巨大市场。西安邮*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计划在全市居民小区建造350间便民邮亭,而且该展业计划已被列入今年西安市*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韩国庆说,“到2005年全市至少有1000座新型的邮亭出现在各大社区,另外加盟点的规划总计在500至1000个。”


  便利店这种新型业态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亦较早地进入了海星集团总裁荣海的视野。在1992年,海星集团最早将超市这一新业态引入古城,如今海星集团旗下的海星超市已成为陕西点最多的连锁企业。海星便利岛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平在接受采访时说,结合海星超市自身在物流和商品方面的优势,海星计划今年在西安市主要街道、社区、医院及学校附近开设80家便利店。2003年前要实现发展300家店的目标。目前在西安市区已开设了15家“海星便利岛”。


  据西安市商贸委社会商业处副处长姚涌介绍,西安市目前的便利店约有200家,预计年底这个数字将增长一倍。 便利店要做零售业“第四势力” 便利店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一些已经在西安投资开发便利店的企业认为,西安在西北是一个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对于便利店这种业态,自然有很大的消费需求。而目前西安市场上的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几种业态中,便利店是发展最不成熟的一种,与上海便利店遍地开花的情景大不一样,便利店的需求和供给不成正比,因此,西安在便利店业态上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姚涌副处长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府鼓励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力争替代“个体店”、“夫妻店”。所谓的“个体店”、“夫妻店”其实也是便利店业态的一种形式,即“单体便利店”,一般都建在居民社区,可能连招牌都没有,服务功能很初级,顶多有一部电话机而已;而连锁便利店则是深入居民区、社区或交通要道、娱乐场所,功能多,营业面积不少于15个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提供即时性服务,如家*,订奶、送奶,书报刊杂志等便利服务。因而后者是*府鼓励大力发展的业态。姚涌认为,尽管全球三大零售大鳄目前已计划“杀”进古城,但它们在连锁便利店方面不会倾注心力,因为他们瞄准的是大卖场、会员店。这就为本土企业进*目前竞争尚不是非常激烈的连锁便利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问到西安的连锁便利店达到多少算饱和呢?姚涌表示,目前西安市的连锁便利店总共才有200家,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在上海却如雨后春笋,几乎每天都会有新店冒出来。有数字显示:2000年前,上海便利店数约为1100家。进入2001年,这个数字就跳到了2000家,今年总数肯定突破3000家。


  近几年,西安零售业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以家世界、人人乐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仓储、量贩超市的抢滩登陆,以及国美、苏宁等专营店落户古城,传统百货商场“一统天下”的*金时代已经结束,而这三种不同业态间的角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如今,便利店这个零售业态的新锐力量,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欲成为西安零售业“第四势力”。 市场 看好便利店发展前景的投资商目前正准备或已经在实施一些庞大的扩张计划。便利店真是一块“香饽饽”吗?据了解,就在上海便利店飞速发展的时候,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却还处在“冰冻期”。这与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北京的气候特点有关,北京人基本没有夜间购物的习惯,特别到了冬天,北京人的夜生活很少,这对便利店的发展非常不利。


  从国际上的经验看,在寒带发展便利店少有成功者,寒带比热带的便利店在销售收入上要少近30%左右。而西安也属北方,便利店会不会遭遇“南橘北枳”的尴尬呢?目前这还是个未知数。


  从7月初对西安便利店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题调查来看,西安的便利店发展异常迅猛,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视。


  一是职能部门对连锁便利店这一新生事物认识不太清楚。“喔恩”公司副总经理唐海燕接受采访时,就谈到两年来做便利店的难处:有的部门对企业提出许多无理收费要求,且态度恶劣,动不动就搬东西或逼迫企业关门;再如跨区收税,给连锁便利店企业带来很多不便;在特行经营许可方面,*府管制太严,如营业场地达不到3000平方米的卖场不允许卖外烟等限制性*策,给企业拓展业务造成困难。海星便利岛总经理张平见到也是大倒苦水:便利店想开展代收代缴电话费、水费等业务,以多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便利服务,但垄断部门认为便利店做这项业务不合适,认为便利店不应插手。二是西安市居民购物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变。如:看到连锁便利店装修较好,便认为连锁便利店商品价格贵,依然习惯到“个体店”、“夫妻店”去购物。


  从企业自身看,一是目前的便利店很不规范,便利性功能不是很突出。二是便利性商品界定不够清晰。三是现有连锁便利店企业中,有些对尽快扩大规模经营认识不足。四是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五是企业配送能力差。


  据了解,西安已有数家企业在连锁便利店投资上“栽了跟头”,有些店开门没几天就倒闭了。由于便利店被很多人所看好,因而“跑马圈地”式的竞争比较激烈。那么,到底谁能给人们带来不变的便利呢?市场在等待着。(张国* 李亦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