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地理
年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透露众多重要信息,广佛深莞四大城市定位有提升。
“十三五”期间,广东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万人以下城市落户限制,累计实现.4万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15%,进入城镇化发展成熟期。
目前除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外,省内其他都市圈尚处于培育期,圈内核心城市带动力不足,难以发挥优化区域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
一、规划的主要目标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五大现代化都市圈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
加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发放管理,提高居住证申领、签注便利度,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居住证互认。
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双城联动作用,强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不断提升佛山、东莞等特大城市发展能级,强化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节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互动合作。
二、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
1、优化提升广州都市圈。发挥广州主核心、佛山副核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强强联合共建国际化都会区,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联动肇庆、清远、云浮、韶关“内融外联”,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典范。
构建以广佛为核心的高速铁路通道及城际铁路网络布局,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完成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珠三角枢纽机场,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
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佛山全域,肇庆端州区、鼎湖区(含新区)、高要区、高新区、四会市,清远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都市区部分。
2、做优做强深圳都市圈。积极发挥深圳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强化东莞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推进河源、汕尾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外溢、社会服务延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和创新型都市圈。
加快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深莞、深惠探索共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并共享学位。
深圳都市圈范围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河源都市区和汕尾都市区、海丰县、陆丰市。
3、培育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珠海为核心加快推动珠中江协同发展,联动阳江协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范围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广东地理》认为,该都市圈买房要尽量靠近横琴或者中山岐江新城。
4、培育汕潮揭都市圈。强化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功能定位,以汕头为中心、以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等战略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都市区加快发展,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
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联动梅州都市区加快发展,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加快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创新,积极培育以金融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海工装备、石化仓储等海洋经济,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粤东城际铁路网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
汕潮揭都市圈范围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梅州都市区为联动发展区。
5、培育湛茂都市圈。强化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功能定位,以湛江为中心,以湛茂空港经济区建设为重点推动湛茂一体化发展,全方位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服务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区。
提升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高速铁路和客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湛江机场高速一期、沈海高速茂名至湛江段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建设。
湛茂都市圈范围包括湛江、茂名两市。茂名的信宜、高州远离市中心,缺乏高铁直达珠三角,需要建设深南高铁支线在岑溪接驳上。
6、推动五大都市圈融合发展。加强跨都市圈合作,破除制约各类资源要素在城市间、都市圈间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共建五大都市圈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高标准建设广州南沙副中心和空港经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郊区新城,促进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之间互联互通和功能互补。
深圳以光明科学城等为重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推动佛山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核心功能,做大做优做强主城区。推进大良、容桂、伦教一体化发展,优化外围新城及专业性城市组团布局。
依托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平台间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加强与香港、澳门创新资源协同融合,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导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西岸流动,提升珠江口西岸要素聚集能力,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支持佛山、东莞打造省级经济中心城市。推动佛山、东莞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合作、融合发展,成为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佛山如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合作、融合发展?在广东省十四五交通规划中,谋划建设佛中高速,大致走向是乐从罗沙-龙江-勒流-杏坛-均安-中山古镇,长43公里,沿途打通禅西大道、广台高速、佛山大道、乐龙路、龙洲路、南二环高速、南沙至云浮高速、顺德快线、广中江高速、广佛江珠高速、中山外环高速,非常重要。
佛中高速接驳中山东部外环高速至深中通道,接驳中山西部外环高速至珠海,极为方便。
规划图中也透露了乐从密集的轨道交通:广佛环线、广佛江珠城际、广佛线、佛山3号线、佛山5号线、佛山6号线、佛山14号线等。
但是,广明高速也规划沿着荷岳路穿过佛山新城,希望是隧道的形式。
三、规划细节要点
到年全面取消除个别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基本实现人口自由落户。
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人口及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除广州、深圳外的珠三角城市率先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也就是说,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常住人口将会更加多。
建立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维护保障机制和市场化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农民自愿退出农村“三权”应依法获得合理补偿,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鼓励乡村建筑文化传承创新,强化村庄建筑质量管理和风貌管控,到年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及少数民族等各具风格的岭南特色乡村风貌和新时代广东乡村风貌充分呈现。
《广东地理》认为,佛山区一级、镇一级可以加大力度推广粤剧文化、美食文化、武术文化、龙狮文化、龙舟文化,让这5大门类有更多的传承人,从而持续加强佛山的文化影响力。
加快筹建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等
三龙湾等参与广东创新城市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