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团队发表新筛查方式:滴血可验,15分钟出结果
3月11日消息,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叶枫课题组在《医学病毒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初次描述了IgM-IgG联合抗体检测试剂的研发,以及在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据介绍,该检测试剂滴血可验,约15分钟就能出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病毒核酸RT-PCR检测需要3-4小时出结果)。
多中心的临床标本检测评价证实,该检测试剂临床检测的敏感性高达88.66%,检测特异性为90.63%;IgM-IgG联合抗体检测的敏感性远高于IgM或IgG单抗体检测。
另外,该抗体检测试剂采用指尖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作对比,发现两者检测的一致性基本吻合,提示这一联合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作即时检测,可在床旁用指尖采血方式进行检测。
世卫组织总干事: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谭德塞说,我们不会轻易使用“大流行”这个词,把当前状况形容为大流行并没有改变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威胁的评估,也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和所有国家正在采取的控制疾病流行的策略。
谭德塞强调,由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在历史上是首次,但这也将是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控制的大流行。
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例
世界卫生组织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例。而意大利确诊病例累计已经超过1万例。截至11日0时,韩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例。
意大利关闭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
新华社快讯:意大利总理孔特11日晚宣布在全国关闭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公共交通和物流将正常运行。
伊朗第一副总统感染新冠肺炎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3月11日报道中的图表显示,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感染新冠肺炎,目前已接受隔离。报道称,伊朗目前已经有包括三名内阁成员在内的多名官员感染了新冠肺炎。
疫情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李兰娟说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3月10日报道,针对“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武汉什么时候能解封?”等全国人民最为关心和期待的事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进作出了回应。
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可以全部清零
李兰娟表示,“现在全国范围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武汉疫情也在明显变好,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可以全部清零。”
“我们希望新增确诊病例能够尽快降到两位数,然后就要清零,但现在要一步一步来”。李兰娟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安排复工了,湖北整体上已经得到控制,病人明显减少,存量也不多了”。
疫情基本结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什么时候疫情结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什么时候算“疫情结束”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传染病疫情结束的标准为,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经过两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起两个潜伏期后,将被认为该疫情已经结束。
李兰娟表示,“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性,若说疫情基本结束,应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清零之后再过2个潜伏期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是把现有的病例全部找出来收治住院或隔离,以确保不再有新发病例。”
目前,还不能轻易说疫情结束,现医院需要救治,很难定义具体的疫情结束时间,只能说一个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之后,再过28天,两个潜伏期,如果没有新发病人就是比较安全的。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除湖北外的各个省基本可以回归到正常,武汉还要坚持一段时间。”李兰娟说。
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和“境外输入”
李兰娟表示,现在有两个更为严峻的任务,一个是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另一个是警惕境外国家的病例输入。
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时也表示,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新冠病毒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要加强边境检测的措施,制定从国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相关人员做必要的隔离。
据悉,截至3月10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9例。
11日,广东新增3例境外输入病例(其中,中山2例深圳1例)。
郑州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该病例是郑州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北京:所有入境进京人员均需观察14天
1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社区防控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介绍了北京口岸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和工作举措。
一是自疫情严重国家入境进京人员,继续执行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二是即日起,自非疫情严重国家入境进京人员,也要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14天。三是短期入境进京且有商务等行程目的地的人员,需入住指定宾馆并进行核酸检测,未出检测结果前,不得离开宾馆。四是不在北京停留,经停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转机出境人员,应接受健康管理。
3月10日0时起,北京市正式启动这项工作。
以上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疫情形势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防控不能松劲!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科普中国、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环球网、环球时报
更多资讯,请下载今日沧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