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http://www.t52mall.com/重磅!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发布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该规划值亮点内容有:
1、到年,中山市域常住人口规模约为-万人
2、规划确定中山市功能定位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湾区精品活力都会+世界专业制造名城
3、通过两带两轴实现东承西接、向湾发展
两带:南北向联系广州和珠海、澳门的湾区创新服务带,以及东西向承接深圳、香港功能与产业转移,辐射珠江西岸的湾区功能拓展带。
两轴:南北向依托国道G,联系广州、佛山与珠海、澳门的转型发展轴,以及东西向经过南部组团,融入珠海,对接深圳、香港的功能联系轴。
5、一主三副、一城双核:由岐江新城主中心与翠亨新区主中心共同组成市域主中心,形成未来中心城区一城双核结构,面向湾区,承担市域现代服务中心与区域专业化创新服务中心的重要职能。
三副为三角、小榄和三乡组团级综合服务中心。
6、轨道引领:构建珠江西岸轨道交通枢纽
(1)航空共享,区域一体:加快推进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建设,形成湾区机场群服务核心区,将中山建设成为搭乘飞机最方便的城市。
(2)铁路畅达,枢纽强心:争取广中珠澳客专建设,形成西岸高速铁路大通道。实现多通道环湾轨道联系,争取深肇城际经中山中心城区、翠亨新区对接深圳,与环湾城际交汇于翠亨新区。打造中山站为珠西综合主枢纽,中山北站、翠亨新站、小榄站、民众站为次枢纽。
(3)多层服务,网络优化:强化湾区联系,重点方向推进大运量轨道交通建设,衔接广州地铁18号线和佛山地铁11号线,预留跨马鞍岛对接深圳地铁线路。预留环湾地铁通道,接南沙新区枢纽站,对接珠海。
7、物流支撑:构建“一带一路”货运物流节点
推进南沙疏港铁路建设,在黄圃港形成水铁联运服务,以黄圃港物流基地为核心,构建珠西地区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物流节点。
8、水乡特色:构建大湾区水上客运枢纽
以中山客运港为重点,拓展水上航线,形成湾区西岸水上交通组织中枢。完善市域水上客运枢纽体系。
9、构建以高端智造为主体,创新服务为支撑,都市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体系。
(1)高端智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创意灯饰、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型。
(2)创新服务产业:重点发展科技研发、现代金融、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等产业类型。
(3)都市休闲产业: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运动养生等产业类型。
10、结合中山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构建与之相对应的“9+2+1”市级产业空间平台体系,包括:
(1)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以创新服务为主的岐江新城、翠亨新区园和五桂山科创教育区,以高端智造为主的火炬开发区园、民众园、板芙园、坦洲园和三角园。
(2)促进专业制造产业发展的产业平台:包括小榄园、古镇园、黄圃园。
11、区域公共服务设施
在民众、三角镇,以特色小镇方式建设服务于区域的专业教育、医疗服务等设施,或在中心组团、东部组团完善专业型的科技教育、医疗服务配套设施,为区域提供高端、专业的教育、医疗服务。在翠亨新区、五桂山完善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相关服务设施,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转型需求。
12、市域生态结构
突出石岐河作为母亲河的通江达海的景观组织作用,五桂山作为区域生态绿核的生态统领作用,以一轴一核贯通其它山体水系,构建面向区域、融入城乡的开放性、地域性生态系统。
1、生态本底:由基本农田集中区和五桂山山地生态区构成。
2、生态廊道:一级廊道包括磨刀门水道、洪奇沥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门水道、桂洲水道、石岐河和珠江口海岸;二级廊道包括黄圃水道、拱北河、黄沙沥水道、坦洲大涌、小隐涌、港口沥、下门口涌等。
3、生态节点:包括民众水乡、卓旗山-拱北河河口、坦洲水乡、五桂山山地、铁炉山-石岐河河口、崖口红树林六大生态价值区。
13、总体城市设计控制要求
(1)建立城区与自然的连接性
五桂山生态绿核:重点打造五桂山-铁炉山山地特色风貌区。
沙田水乡特征景观区:重点打造民众、坦洲等岭南特色水乡,发展特色生态远郊游。
石岐河等滨水景观带:沿石岐河打造滨水自然及城镇景观体验主轴;马鞍岛至淇澳岛之间,沿横
门水道和珠江口湾区沿线打造逸仙湾——国际文化旅游休闲湾区景观带;沿西江沿线打造滨水自然
景观体验主轴;沿狮滘河等支流水网形成滨水自然及城镇景观体验副轴。
(2)保持和发展城市人文的独特性
五大特征风貌分区:塑造中部组团滨江宜居城市、东部组团滨海国际城市、东北组团水乡田园小
镇、西北组团专业制造名城、南部组团生态休闲城市特色风貌。
四条综合功能景观轴带:强化中部-东部组团、西部组团、东部-东北组团、东北-中部-南部
组团内部联系的综合功能景观轴带。
公共中心意象地区:形成城市核心、城市次级公共中心和片区公共中心等意象地区。
以下是各组团详细规划:
1、中心组团:
突出“强心”策略
包括东区、南区、西区、石岐区、五桂山街道办事处、港口镇、沙溪镇、大涌镇、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部分),面积约平方公里。
打造珠西生产型服务中心与综合交通枢纽、湾区山水宜居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预计到年,中心组团常住人口约-万人。
2、东部组团:
突出“兴湾”策略
包括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马鞍岛)、南朗镇,面积约平方公里;
打造湾区高端产业集聚区、湾区科技创新服务区、珠西生物医药科创区、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区;
预计到年,东部组团常住人口约90-万人。
3、东北组团
突出“育极”策略
包括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面积约平方公里;
打造湾区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珠西新兴科教创业中心、湾区岭南特色田园城市;
预计到年,东北组团常住人口约50-60万人。
4、西北组团
突出“转型”策略
包括古镇镇、横栏镇、小榄镇、东升镇、东凤镇、阜沙镇、南头镇,面积约平方公里;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预计到年,西北组团常住人口约-万人。
5、南部组团:
突出“优化”策略
包括板芙镇、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面积约平方公里;
打造珠三角新型装备产业基地、珠西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粤港澳优质生活示范区;
预计到年,南部组团常住人口约70-80万人。
(资料来源:中山市城乡规划局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