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亮眼这是ldquo学习强国 [复制链接]

1#

回眸

学习强国上的靖江

赞!赞!赞!

年,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被“学习强国”

全国学习平台

采用稿件38条

其中涵盖了经济发展、城市人文、传统风俗、人物风貌等各个方面靖江凭什么“圈粉”?而哪方面的稿件最受全国学习平台“青睐”?我们一起来看看

(温馨提示:在“学习强国”APP搜索以下标题,就可以欣赏到相关的精选稿件哦)

经济发展篇

江苏靖江:“长江未来港”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江苏靖江因江而生、以港而兴,历来是开放融合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推动者和自觉践行者。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靖江在更高层次参与开放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下好“先手棋”,靖江提出建设"长江未来港"的发展目标。年以来,靖江把加快发展放到更大格局更长周期中审视定位、谋划推动,形成了“长江未来港、智能制造城、生态宜居地”城市蓝图,通过顶层化设计、项目化推进,长江未来港日趋成形。

描绘融合发展图景

靖江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报告提出,打造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城、港产城融合的活力港城、宜居宜业的幸福港城。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在靖江交汇,长江未来港,不是为了做未来概念,而是为了未来而做。长江经济带为靖江腾挪发展空间、重构产业格局廓清了方向,长三角一体化为靖江承接资源溢出、深度融入苏南打开了窗口。

年,靖江市委市*府下发了《加快构建长江未来港的实施意见》,为靖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生产、生活要素资源配置,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与遵循。

着眼于靖江未来产业经济发展,靖江提出九个方面的路径:确定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定位,坚持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坚持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临港物流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大力培植规上企业;坚持园区开发开放,形成产业集聚融合的高地;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园区4.0版的新动能;坚持优化空间布局,拓宽产城融合广度;坚持绿色发展方向,积极应对环境容量制约;坚持推进人才集聚,形成更多智力支撑;坚持专精特新道路,培育更多隐形冠*;坚持特色发展,培育多方位增长动力。

迈向大船大港大枢纽时代

靖江通江达海,拥有52.3公里长江岸线,叠加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港口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靖江着力推进港口能级提升,在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基础上,对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要求,以12.5米深水航道开通为契机,全面梳理港口码头现状,制订港口能级提升计划,调优港口布局,提升港口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年靖江港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75亿吨,增长22.4%。

数字背后,是靖江人持续奋斗的结果。

江苏省委省*府沿江大开发战略,靖江果断抓住了发展机遇。年1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靖江港口岸一类独立对外开放。有了口岸开放这块金字招牌,靖江港迎来了巨变,从曾经的渔舟唱晚、芦苇飘飘,到如今的吊机林立、百舸争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水上航道”,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年,靖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7亿吨,继张家港港、江阴港、常熟港、太仓港四个县级亿吨港后,成为全省长江干线第五个吞吐量过亿吨的县级港、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这几年,靖江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上升态势。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靖江港正大踏步迈向大船大港大枢纽时代,在开放融合的变局版图中找到支点,在全球贸易发展新格局中抢占先机,打造“长江未来港”的蓝图日益清晰。

塑造“长江未来港”城市格局

站在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的制高点港城大厦俯瞰,沿江码头吊机林立,新港城幢幢高楼拔地起,一幅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呈现在眼前。

位于开发区的罗家港曾经洼田密布、阡陌纵横。如今的罗家港成了开发区的重点开发区域,这里布局着一个个高端特色产业园。

在罗家港西侧,崛起了一座美丽的滨江新城。近年来,滨江新城坚持规划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行*、教育、文体、医疗等城市服务功能,健全便民化的民生设施体系,合理布局类型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生态景观廊道。

承载着港城一体、产城融合新使命的滨江新城,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之路,一座城秀、绿透、水美的现代化新城框架基本形成,靖江实现了由沿河向沿江发展、由老城向新城跨越的华丽转身。为更好地凸显扬子江城市群交汇点的优势,促使“产城”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新城发展空间,年,靖江市委市*府提出“新城”发展战略,到年,新城扩大到20平方公里,实施20项民生重点工程,集聚20万人口。

长江未来港的建设不仅有目标,更有实际行动。

年10月,位于江阴长江大桥东侧的音乐花海广场建成,成为“十里岸绿”中的独特景观。这是靖江未来港建设重点内容之一。

围绕“新城”发展目标,靖江持之以恒塑造风貌、丰富内涵,新城功能持续做强。年,印象城、商业街加快建设,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主体封顶,休闲水街、容湖书房正式运营,小桥港亲水空间、新城慢行健身步道建成开放,音乐花海广场、“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成为市民网红打卡点,面向未来的新城更加美好。与此同时,靖江秉持“家·公园”理念,提升人民路、安宁路等7条城区道路,解危老旧危房2.2万平方米。聚力“乡村振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5%,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85个。

加快构建长江未来港,是全市当下与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靖江城市建设将重点打造活水绕城亮点,做好江、港、河的文章,加快推进“十里岸绿、九港水美、一山灵秀”的“靖江样板”;加快建设商业中心、商业街区等项目,推动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富城。同时将以规划为龙头,加快编制《长江未来港发展战略规划》,统筹空间、生态、交通、港口、产业、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完善的长江未来港规划体系。

唱响大船大港大枢纽的长江之歌,奏响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奋进乐章,靖江,正阔步迈向“长江未来港”的辉煌未来。

江苏靖江:乡村治理谁家优基层书记上擂台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滨江新区办事处越江村创新推出*建引领议事机制,提升村级居民自治水平,擦亮了村级*建服务品牌。”

“新桥镇富江新苑社区,以区块链思维赋能社区治理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智理’新格局转变。”

……

近日,在江苏靖江开展的“*建+乡村治理”述比擂台赛上,来自靖江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的13名村(农村社区)*组织书记围绕“乡村治理”主题,纷纷上台发言,畅谈自己在乡村工作上的“治理经”。点评嘉宾现场为其所在行*村(社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开具特色“良方”,助推靖江乡村治理取得成效。

图为社区睦邻点文化活动。盛义摄

去年以来,斜桥镇民*村加快打造“红色网格”服务阵地,以壮大村级经济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村*群服务中心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将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滨江办事处越江村探索“睦邻*建”新模式,打造“打谷场”“小花园”“小卖部”“传达室”等睦邻点,以*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邻温度,打破“情感壁垒”“管理壁垒”“互通壁垒”“区域壁垒”,实现空间微更新、关系微促进、文化再塑造。

图为社区睦邻点义诊活动。严智勇摄

年以来,新桥镇富江新苑社区创设“”群众自治管理模式,将区块链运行模式植入社区治理,以积分“微奖励”撬动居民行为“大改善”,以“金豆消费”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持续提升居民的荣誉感、归属感,有效实现社区管理自治化、精细化、智能化。

马桥镇正北村打造村民自治正北模式,以*建引领牵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直面问题扭住解决矛盾“牛鼻子”,获得了群众满意,赢得了村民点赞“大拇指”。

……

近年来,靖江将实施好“乡村治理”作为推进农村发展,解决好乡村事务的重要举措,靖江各个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用务实的态度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的举措,提高基层问题处理能力,让基层干部懂*策、知村情、了民意,更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图为基层群众商议自治管理。盛义摄

据了解,今后,靖江市委组织部还将适时组织村(农村社区)*组织书记到先进村实地观摩,对标找差,不断提升靖江“*建+乡村治理”水平,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江苏靖江:“清亲”指南让*商交往“远近”得当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近日,在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内,江苏省靖江市靖城街道工业科科长刘兴按要求填写了《靖城街道*商亲清交往单》,向艾兰得公司*总支书记、副总裁史雅儒详细解读了交往单上的内容。一张小小的交往单,折射出靖江*商交往中的亲清关系由来已久。

“这个小单子好,你们来企业心里更踏实了,我们企业正好有个困难需要求助。”史雅儒说。原来,年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后,不少外地员工没有及时返回靖江,企业面临较为严峻的用工荒。“史总,我们正好是为这事来的,我们靖江和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是结对城市,这次我带来了不少来自曲靖的就业意向信息……”一番交谈下来,企业的用工荒问题迎刃而解。

城街道工作人员正在向企业负责人解读*商交往正面清单内容。严智勇摄

年,江苏省靖江市出台《靖江市践行亲清新型*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商关系的系列论述精神,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当前疫情重压、挑战叠加的形势下,旗帜鲜明地鼓励*员干部放下包袱、消除顾虑,与企业和企业家正常接触、平等交往,积极帮助破解企业的难点、堵点,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在全市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浓厚氛围。

《靖城街道*商亲清交往单》的推广,是靖江亲清*商关系的一个缩影。有了这个小小的交往单,可以确保涉企人员与企业负责人“亲密”接触时按规办事,严守法治底线和廉*红线。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靖城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各村、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驻镇部门都需严格执行靖城街道*商亲清交往报告制度,填写交往单。涉企类型包括街道辖区内工业、农业、三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仓储、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

*商亲清交往单。严智勇摄

近一周来,刘兴走访了四家企业,每张交往单都详细记录了走访时间、接待人员、电话等内容,走访事项涉及投资项目申报、推荐企业参与省级评选、了解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的难题等。刘兴说,他在走访企业时要告知企业主*商亲清交往的要求以及正面清单、负责清单内容,正面清单包括“旨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技术交流、合作洽谈等经贸交流活动”“邀请业内专家、重要客商来靖考察交流的陪同接待类活动”等,负面清单包括“不准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并请企业主对工作人员的涉企服务进行监督,企业主在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后,可将下联的交往单寄至靖城街道纪工委或拨打街道纪工委电话进行举报。公务活动结束后,刘兴会将上联的交往单交街道督查办,由督查办进一步进行监督检查。

江苏工塘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俊看到前来走访的工作人员填写交往单,连连点头。“曾经有段时间,和我们这些企业家交往似乎成了禁忌,有时候有*策不太懂,也不太好意思当面去咨询,现在好了,大家都更清了,也能更亲了。”朱俊说。

工业科工作人员向企业负责人介绍交往正负清单。毛勇江摄

靖城街道纪工委书记曹雷说,街道纪工委将根据收集的回执单对相关企业进行电话回访,了解街道各部门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亲”和“清”。“亲”,是干部联系群众、干部服务群众的服务内涵。“清”,是干部依法依规、严守红线不逾矩。一旦发现对相关企业出现走访频次过多或过少等不正常情况,纪工委将开展调查,了解问题原因。

精准脱贫|江苏靖江李王村:全力打造靖江版“小寿光”千亩大棚奏响富民“增收曲”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说起大棚蔬菜,山东寿光的金字招牌毋庸置疑。在江苏省靖江市李王村,靖江版“小寿光”蔬菜基地正在崛起,0多亩的蔬菜大棚中,蔬菜种植产业正不断壮大,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脱贫增收共赢。

李王村大棚俯视图

优质条件吸引客商

随着气温攀升,李王村菜农孙长平的蔬菜大棚里温度达到了35℃左右,他一刻也不敢耽搁,和妻子一起采摘茄子、打包装箱,几小时后,这些茄子将会走进上海市民的厨房。孙长平是一名有着近40年种菜经验的菜农,年,在李王村的招引下,孙长平离开苏南地区到靖江发展种植业。

“原本已经和其他村签订了流转协议,但到李王村考察发现,这里的黏性土壤更适合蔬菜的生长,而且这里交通便捷,靠近城西大道,货车很快就能上高速,大大节省蔬菜的运输时间。”说起自己的选择,孙长平露出满意的笑容。

茄子种植大棚

像孙长平这样从外地来到李王村发展大棚种植的农户共有56家,大规模蔬菜种植成了村里的新亮点。李王村*总支书记徐振介绍,一直以来李王村是经济薄弱村,虽然村里的集体收入已经达到脱贫标准,但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资产出租收取资金,活力不足。年,李王村成立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于年下半年开始蔬菜种植,陆续流转0多亩农田用于蔬菜大棚种植。

与孙长平的大棚一路之隔的,是一片近50亩的芹菜大棚,碧绿的田地里,几位当地村民正在忙着收割,村民老张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原先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老张家里一直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自从村里发展起蔬菜种植产业,老张开始在大棚里打工。“通过发展大规模种植业,能够为部分贫困户增收,同时,土地集中流转发包,也为部分无劳动能力的农户增加了稳定收入。”徐振坦言,今年疫情期间,村里也对所有原来的建档立卡户实时跟踪,及时了解情况、实时应对,确保不出现一户返贫。

千亩蔬菜大棚

多元发展高效农业

虽然还没到蟹美膏肥的季节,李王村的螃蟹养殖户王小*已经陆续接到了订单。“今年应该能有个好收成!”王小*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养蟹并不是王小*最初的选择。前些年,靖江市一些村开始大规模种植芡实,王小*也颇为心动,流转了亩土地种芡实。但尝试后才知道,现实并非那么美好。芡实虽然市场价高,但投入也大,去除人力物力开销后,基本没有盈利。看到王小*遇到发展瓶颈,李王村村干部主动和他对接,建议他不妨试试螃蟹养殖。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王小*便开始着手养蟹,但一开始不断有蟹苗死亡,担心数十万元的投入打水漂,王小*着急上火。

很快,村里就帮他联系了兴化的大闸蟹专业养殖户前来,为王小*提供一对一指导。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王小*逐步调整水质酸碱度和饲料,改善蟹苗的生存环境。年虽然是第一年养殖,但最后公蟹的个头达到6两左右,母蟹达到4两左右,王小*担忧的心终于落地。年,王小*注册了“锦鲤小仙”商标,售出的大闸蟹将拥有个性化的标识。如今,他还准备发展电商营销,拓宽大闸蟹的销售渠道。

据了解,这两年李王村还陆续发展了河虾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高效农业,农民们的致富路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每天都在上演。

为农户“牵线搭桥”

当前,李王村的农产品大多销往苏南市场,而农户们也希望靖江人能吃上家门口的新鲜农产品。

徐振说,李王村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将蔬菜销售到相邻的渔婆农贸市场、城北园区企业,与他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持续稳定增加种植户和村民收入。“去年我们已经小试牛刀,将本村产出的大米、菜籽油、草鸡蛋供给企业当员工福利,获得3万元的收入。”徐振说。

良好的服务才能留住客商,李王村还在持续做好对外来种植户的土地平整、环境整治、蔬菜检测等服务工作。同时,发动种植户组建合作社,组织村民参与合作社,配套做好蔬菜的农业机械、分拣、仓储等,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村委还将闲置的两间门面房进行改造,建成蔬菜展示厅,不久的将来,前去选购的市民通过展示厅内的互动大屏就可以直接看到大棚里的实时画面,对食物更加放心。

文明创建篇

江苏靖江:

少儿快板《文明创建三字经》

百灵·炫丨说唱《靖江文明16条》

城市风貌篇

江苏靖江:

徜徉“滨江花月夜”,邂逅马洲“夜精彩”

云游靖江:大江美景

江苏靖江:春·彩

疫情防控篇

江苏靖江:

志愿同行书写战“疫”青春

传统人文篇

靖江泥哨:吹响非遗传承新哨声

中国乡愁丨江苏靖江:古镇,旧街,老行当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江苏靖江季市镇,始建于南唐,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季市老街位于季市镇的中心区域,老街上的季东村,年6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让我们在古镇的街头,邂逅在这淳朴而浓厚的时光里。

叶江摄

回到古镇,穿过老街,踏过青石板,看看熟悉的街景,听听空气中夹杂着丝丝缕缕锡剧的唱腔,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老了,他们仿佛又没有老。老街有一种魔力,把时光留在了寻常巷陌之中,留在了老街人平静的日子里。

叶江摄

生火做饭,是老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土灶里的火燃起来了,温度上来了,老街上人们的一天,也就开始了。这小小的火焰,提供了一个家一天的热量,不管是烧水还是做饭,这是他们长久以来保持的习惯。

叶江摄

邻家的老奶奶,早早坐在门口,拿着笸箩,捏着针线,趁着亮缝起衣物。她满心惦念的,是远在异乡的游子,时间答应她慢点前行,陪她守候在这浓浓的牵挂中。当然,她的日子并不无聊,不远处白铁匠的敲击声,是这条街上一直不变的节奏。

叶江摄

白铁匠人亲切、安详,双手粗糙,却打磨出老街人的细致生活。

高奇睿摄

而斫秤的老师傅会起晚一些,他们的活儿需要在太阳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才能公平公正,不差毫厘,方显匠人精神。

篾匠的手艺一直在这条街上传承。他们有情怀,有信念,也有态度。他们最擅长用平静的内心和灵巧的双手,去编织属于老街人的生活点滴。

这里被岁月刻上的沧桑又何止这些?掀开杂货摊上的蓝印花布,虽是针头线脑,却是老街人生活的必需。皮匠和裁缝用它们穿针引线,铁匠和木匠用它们拭去尘埃。

这里是季市,这里是老街,这里的时间和这里的人达成了属于这里的默契。行走在老街,感受时光从身边从容流过,老街的人们在谈笑风生中习惯成自然。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老街的情节,而我们也能躲在这里偷得半日的清闲。

江苏靖江:

“戏曲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近日,江苏省靖江市锡剧团“戏曲进校园”活动陆续走进城南小学、实验学校、城中小学、城北小学、斜桥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城北小学,经典锡剧《双玉蝉》选段“赠蝉”首先上演,表演者的古装扮相、身法唱腔,深深吸引了学生们。“我在家常陪爷爷奶奶看戏曲电视节目,这次现场看到锡剧团的演出,感觉特别有意思。”城北小学学生薛敏说。

《钞票上面有个字》《智斗》等现代锡剧小戏与时俱进,融入了亲情教育、扫*打非等内容,培养了学生对锡剧艺术的兴趣,增进了他们对戏曲艺术知识的了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锡剧团的演员们还邀请学生们上台,现场指导他们练习“手眼声法步”,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精髓,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

靖江市锡剧团创办于年,近年来积极与各个学校开展合作,通过开课程、建社团、送演出等方式,让戏曲艺术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不少学校创排的戏曲节目在中小学生“春之声”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在泰州市级和江苏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戏曲进校园”是靖江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暑假期间,靖江市锡剧团录制锡剧经典视频,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