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篇章柳州市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

柳州,简称“柳”,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截至年,全市下辖5个区、个县、代管个自治县,总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万人,城镇人口66.80万人,城镇化率为65.4%。

柳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西中部偏东北,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是面向东部、南部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城市,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柳州别称壶城、龙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早古人类之一的“柳江人”发祥地,有多年建置史,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秦末汉初柳州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年),在此设郁林等郡,置潭中县,为柳州建置之始。

以柳州为圆心的50千米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拥“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年,柳州市户籍总人口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常住人口.80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8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4%,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0.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出生人口4.48万人,出生率11.4%;死亡人口.04万,死亡率5.1%;自然增长率为6.‰。

柳州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壮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原居民族,分别源于先秦百越之地不同的越人支系。柳州居民的民族构成达0余种。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48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以上。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民族乡5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壮族主要分布在柳城、融安、鹿寨等县和城区;苗族、侗族和瑶族主要分布在融水、三江两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城区和柳城县;回族主要分布在城区和鹿寨县。

柳州号称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家电、机电产品、建材、农副产品、服装、日用消费品等批发市场,商业网点服务功能完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业快速发展。

00年柳州市生产总值为.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9.4、7.0和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4.0%,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下降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年,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0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元,增长6.%;衣着类支出元,增长4.1%;居住类支出元,增长.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元,增长4.4%;交通通信类支出元,增长6.8%;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元,增长8.%;医疗保健类支出元,增长19.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76元,增长17.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9.0%。

历史文化方言

汉语西南方言柳州官话是柳州市市区民众主要日常生活用语,其他汉语方言还有平话、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和湖广话等。柳州话为西南官话桂柳片的次方言,广泛通行于柳州、来宾、河池、百色等地,与桂林话十分接近,通常将二者合称桂柳话。

平话主要分布于融江、龙江、柳江流域,以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居多,有百姓话、土拐话、船家话、六甲话等分支或者俗称。百姓话又被称为“本地话”,主要应用于融江、柳江和龙江沿岸县城、集镇和乡村,其使用者除汉族民众外,并含壮族等少数民族。百姓话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部分乡镇又称“土拐话”。船家话主要使用者是过去在沿江地带的汉族船上人家,近于百姓话。六甲话系又称客话,是被称为“六甲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程村等地汉族民众所用的汉语方言。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市区,柳江县拉堡、进德、流山,柳城县大埔、东泉、沙埔、龙头、太平,鹿寨县鹿寨、寨沙、拉沟,融安县大将、潭头、大良,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三防、大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富禄等60多个乡镇,使用人口约0万人,又称“麻介话”,在融安县另有“江西话”和“龙南话”的称谓。

粤语在城区粤籍旧迁新移及到柳工作、居住的部分民众中使用,辖县中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沿河和沿国道的县城和其他集镇及少数村屯。如柳北区沙塘镇、石碑坪镇,融安县大良、潭头、沙子等乡镇及三江、融水等地的部分汉族民众。

湖广话使用者主要是移居城区太阳村镇桐村、四合村和柳江县三都、福塘、洛满等地的湘楚人士,近于桂柳方言。融水苗族自治县山区滚贝“高山汉”使用的“高山话”,近于贵州的汉语西南官话。融安县大坡村部分民众操贵州音的西南官话。

闽南话(福建话)主要分布在市区*村、长塘、沙塘、西鹅、洛埠等镇福建人聚居地,柳城县龙头镇、融安县长安镇等沿河地带集镇。

宗教

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

民俗

柳州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气息。柳州市是壮族、汉族、瑶族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各土著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汇集点,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柳州地区辖鹿寨、融安、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古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县1区。总面积平方千米。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等18个民族,总人口1.96万人,其中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8.41%。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展示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柳州人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

文化遗产

柳州保存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全广西范围的项,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城市自身积淀的文化特征。

国家级

侗族大歌(柳州、三江)

桂剧(广西)

彩调(广西)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柳州、三江)

壮剧(广西)

苗族系列坡会群(融水)

自治区级

柳州山歌

高沙锣鼓

侗戏

风景名胜

柳州是广西拥有国家级A级景区的城市第二多的城市,旅游人口及收入位列广西第三位,是区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市区内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公园景区——柳侯公园和大龙潭风景区。

百里柳江景区(由江滨公园、蟠龙山公园、驾鹤小桃园、人工瀑布群、文庙景区、窑埠古镇、江景音乐喷泉、东堤春晓、赵家井、西来寺、金沙角、等景区共同组成),尤以柳江夜景最为代表性。

东门城楼,鱼峰山景区,柳州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事博物馆,柳州奇石馆,雀儿山公园,鹅山公园,马鞍山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古亭山森林公园,君武森林公园,凤凰河旅游度假区,都乐岩风景区,柳州动物园,箭盘山公园,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碧芙蓉景区,柳州园博园景区,环江滨水大道等。

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及融安县是柳州市重点旅游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国家A级景区,如:石门仙湖景区,贝江风景区,双龙沟景区,三江大侗寨景区,三江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丹洲古镇等,以及鹿寨县的中渡古镇,香桥岩等旅游资源。

柳州八景

根据清朝乾隆时期《马平县志》记载。柳州古代八景分别是南潭鱼跃、天马腾空、笔峰耸翠、鹅山飞瀑、罗池夜月、东台返照、驾鹤晴岚、龙壁回澜。明崇祯七年(公元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柳州寻访“罗池夜月”,说明柳州八景得名应不晚于明代中期。

立鱼峰风景区(古八景之南潭鱼跃)

马鞍山公园(古八景之天马腾空)

文笔山(古八景之笔峰耸翠)

鹅山公园(古八景之鹅山飞瀑)

柳侯公园(古八景之罗池夜月)

龙须崖(古八景之东台返照)

驾鹤小桃源(古八景之驾鹤晴岚)

龙壁山(古八景之龙壁回澜)

明代柳州八贤历史遗迹

龙潭公园:张翀摩崖石刻及垂钓处。

张翀墓:在柳州柳东乡油榨村。

戴钦墓:位于柳州鱼峰山公园鱼峰山麓。

为民请命牌坊:龙文光纪念牌坊。位于柳州北门十字街。

佘崇凤墓:位于社湾村。

廉宪牌坊:佘勉学纪念牌坊。在柳州(今柳新街西)。

佘勉学夫人罗氏墓:位于社湾村。

佘立墓:佘立参加过平定壬辰倭乱。

清代柳州会馆

湖南会馆:今景行小学内。

江西会馆:十二中今群众艺术馆内。

福建会馆:今柳州剧场附近的。

庐陵会馆:今青云路近樵家巷处。

滨江风景及娱乐设施

蟠龙山公园:滨临柳江,山上建有“文光塔”,“蟠龙塔”,为柳江夜景的一部分。

蟠龙山人工瀑布群:世界最大的人工瀑布群。

柳江水上音乐喷泉:世界最大的升降浮音乐喷泉。

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位于柳江北岸。

江滨公园:位于柳江沿岸。

奇石文化

箭盘山奇石园:中国最大的奇石专类园。

柳州奇石城:中国观赏石基地。

柳州奇石馆:中国最大奇石专类展馆

市区其他自然人文景观

柳州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年)柳州城墙一部分。

柳州镇南门古城墙:为明城墙遗存,位于曙光路中段。

大韩民国临时*府旧址:为大韩民国临时*府年11月~年5月办公场所。

胡志明旧居:包括与二战时期与胡志明相关的的乐群社旧址、蟠龙山扣留所旧址、红楼旧址。

柳州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年)的伊斯兰教建筑。

龙潭公园:喀斯特地貌景观,柳宗元祭天处等唐宋文化景观,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植物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都乐岩:喀斯特地貌溶洞。

雀儿山公园:拥有水上世界游乐中心等现代娱乐设施的大型公园。

柳州市烈士陵园:前身是原羊角山公墓,始建于年,墓址在大龙潭公园的雷塘北坡。陵园于5年月迁建于雷劈岭偏西南的螃蟹岭上,柳太路18号。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融城八景:融江暮雨,西楼夜月,香山叠翠,安灵龙潭,玉华仙洞,独秀青峰,水月洞天,南院蔷薇。

老君洞景区:老君洞又名真仙岩、灵城岩、灵岩。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园林、宗教建筑始建于唐宋。

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国独有的千年冷杉,高00多米岩踩晕瀑布,苗瑶侗寨,梯田为一体的自然人文风景区。

贝江:全长约千米,多潭多滩,沿江有多民族的历史人文景观。

程阳八寨:既有原百越人干栏式建筑特色,又有楚国文化的影响的侗族建筑群落。

三江风雨桥:该自治县共有风雨桥座,为侗族建筑。

三江鼓楼: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鼓楼有座,为侗族建筑。

红茶沟森林公园:位于融安县城西郊千米处。生长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桫椤等。四季景色变幻。

摆竹山原始森林景区:林区内有珍稀树种五针松、花竹、四方竹、黑竹及野牛、华南虎、穿山甲、娃娃鱼(大鲵)等多种动物。

开山寺:距柳州市40千米。初建于清嘉庆十年(年),有18棵近百岁的古榕树。

宋窑遗址:位于洛崖至凤山的融江沿岸。

巨猿洞:位于社冲乡社冲村南侧的楞寨山。出土个巨猿单体化石和0多枚巨猿牙齿化石。

鹿寨县:

香桥岩景区:拥有天生桥溶洞等自然景观。

白象岩:位于中渡镇。属石灰岩溶洞。洞名题于南宋时期。

响水:位于中渡镇大兆村。滩头急水作响,离滩头不远有一瀑布,名叫响水瀑布,水流宽约百米。

地方特产

融水香鸭

融水香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融水香鸭体型偏小,全身褐*色,有麻灰斑点,皮下脂肪薄,鸭脚短细,鸭掌小巧,生长周期慢,产蛋多,具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等特点。

年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融水香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江稻田鲤鱼

三江稻田鲤鱼,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江稻田鲤鱼在高山农村养殖历史悠久,其味美肉鲜嫩。三江侗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三江稻田鲤鱼口呈马蹄形,身体柔软光滑,呈纺锤形。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表呈青灰色,腹部呈浅白色,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肉质鲜嫩,骨刺细软,鱼汤清甜,无泥腥味。

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江稻田鲤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鹿寨蜜橙

鹿寨蜜橙,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鹿寨蜜橙,果型美观、色泽金*,皮薄肉丰、清甜化渣、肉质脆嫩、无核或少核的特点,风味独特、橙香浓郁。

年1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鹿寨蜜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柳江莲藕

柳江莲藕,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柳江种藕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宪宗元和十年(年),柳宗元贬任柳州刺史,在《柳州峒氓》诗中,记载了山民用“荷叶包饭”赶圩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柳江区是中国最大的双季藕种植基地,百朋镇作为柳江莲藕的名优产地,被誉为“玉藕之乡”,产出的莲藕以皮白质优味美享誉全国。

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柳江莲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融水糯米柚

融水糯米柚,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融水糯米柚独具地方特色,柚形呈梨形或近梨形,短颈,果顶中心微凹,有印环,俗称“金钱底”,其果肉呈蜜*色——似蒸熟的糯米饭晶莹剔透般色泽,皮薄,可食率高,肉嫩,化渣,果汁量多,清甜,有浓郁香气。

年8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融水糯米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江茶油

三江茶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茶油,是油茶籽油的简称,又名山茶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油茶物种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树与油橄榄、油棕、椰子树并称世界著名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5%~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

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江茶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融安金桔

融安金桔,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融安金桔是金桔的一种,因出产地在融安县而称之。融安金桔果实呈金*色或橙红色,果表富有光泽,清香甜脆,油泡细密,含芳香油、维生素A、维生素C、磷、果胶及粗纤维等,风味浓郁,入口化渣,甜蜜可口,品味佳。

年1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融安金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柳州地区小吃众多,口味多以香、辣、酸为主,尤以“螺蛳粉”最为出名,而今,柳州螺蛳粉已经成为人气网红小吃,店面开遍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国外,袋装螺蛳粉更是畅销海内外,螺蛳粉已成为当今柳州的美食代表,外地游客来到柳州必定要品尝最地道的螺蛳粉才算“不虚此行”。

其他小吃:螺蛳粉、螺蛳鸭脚煲、酸笋炒螺、煮螺、炒螺蛳粉、干捞螺蛳粉、冰渣豆花、露水汤圆(榨菜鲜肉陷)、柳州酸、滤粉、三江侗族打油茶、三江粽、辣椒酿、豆腐酿、马打滚、豆粉膜、沙堆、油堆、水油堆、蒸叶糕、柳州汤粉、柳州吊烧粉、凉拌粉、柳州烤鱼、刘乐仙凉茶、刮盆粉(卷粉)、铜瓢粑、柳城牛腊八、柳城云片糕、柳城蜜桔、融安金桔、融水醋血鸭、牛瘪汤、烧蔗、酸鱼、酸肉、酸鸭、酸排骨、紫血、双季玉藕、大红柑、甜竹笋、八婆豆腐、辣椒骨、茶叶饭、鸡丝柚皮、侗乡肉串、竹串虾、糟香肥肠、小洲头菜,丹洲柚。

柳州棺材(官财)手工艺品,寓意升官发财。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这是一句民间谚语,“死在柳州”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这在过去以土葬为主的岁月,一副好棺材确是有它的魅力,那时棺材是人的最后归宿,所以便有了人们对“死在柳州”的欣羡。随着人们丧葬观念的改变,“死在柳州”渐为人们所淡漠,而手工艺品“官财”却以其新的寓意在市场上产生新的效应,使“死在柳州”这一古老的谚语绽发了新意。

长三角广西人之家

(ID:gh_9caceefc)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