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捷克布拉格到重庆江津有一个地方,只有我 [复制链接]

1#


  ▲徐静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曾演绎过经典的爱情故事《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而在重庆江津,也有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


  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以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川东地区的粮食产地、鱼米之乡,是中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的故乡。


  4月11日,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来到重庆江津,参观了江津综合保税区、珞璜工业园及德国老牌卫浴制造商杜拉维特公司投资的中国公司,并与江津区*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爱情天梯


  20世纪50年代,20岁左右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米的深山老林,自力更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几十年如一日,凿出了石梯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


  二老的爱情故事被媒体曝光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强烈的反响,被评为年首届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同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年12月18日,男主人公刘国江老人去世;年10月30日21时58分,徐朝清老人去世,享年87岁。遵照她的意愿,人们把她葬在刘国江老人身边。这场旷世绝恋虽然随着徐朝清老人一起入了土,但留下了一段传奇让后人恒久地追忆。


  徐朝清出嫁的那一天,两人首次见面。由于他磕断了门牙。山村有个习俗,掉了门牙的孩子只要让新娘子摸一摸嘴巴,新牙就会长出来,所以他的伯娘抱着他到轿子前,新娘子为他摸一摸嘴巴。


  那一年,他6岁,她16岁。首次见面给刘国江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朝清13岁欢喜(订婚),16岁交代(结婚),26岁却因丈夫患急性脑膜炎去世而成了寡妇。婆家说她克夫,于是她独自带着4个孩子,没吃的,就背着孩子到山上拾野生菌,一斤3分钱的盐买不起,她就编草鞋卖,一双卖5分钱。


  有一次,她和孩子掉进河里,16岁的他跳进河里救起了她们母子,第一次正眼看她。之后就经常主动的帮她担水,砍柴,照应家务。如此4年,培养了感情。


  但是她不但比他大整整10岁,还是个带着4个孩子的寡妇,为了避开村民的闲言细语,年8月一天早上,村里人发现她和4个孩子突然失踪了,同时失踪的还有19岁的他。


  年的中秋,一队户外旅行社在原始森林探险时发现罕无人迹的高山深处竟然住着两位老人。他们仿佛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点的是他亲手做的煤油灯,住的是简陋的泥房。而以前没有泥房子时住的是山洞。在自己开垦的田地上耕种,自给自足。他们就是几十年前失踪的他和她。


  拿着铁榔头带着几个煮熟的洋芋一早出门,悬崖峭壁上凿路——他怕她出门摔跟头。整整50年,铁铣凿烂了20多把,这都是他一手一手凿出了多级的阶梯,每一级的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只要下雨过后他都会用手搽过,这样一来就不会滑……这多级的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他,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


  “我心疼,可他总是说,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实,我一辈子也没出过几次山。”摸摸老伴手上的老茧,她流着泪对山外来采访的“凡人”说着。

▲三儿子刘明生和他的爱人


  年12月7日凌晨3时许,刘国江像往常一样起床去地里看庄稼。约一个小时后,刘国江回到家,刚在床头坐下,突然栽倒下去。


  “小伙子,啷个了?快起来!”徐朝清惊慌扑上去拼命摇动老伴,刘国江毫无声息。


  “刘三(指三儿子刘明生),快来,你老汉不行了!”黑暗中,徐朝清冲到半坡山顶,也是“爱情天梯”最顶端,对着山下凄厉地喊。之后徐朝清踉跄着跑回屋,奋力将体重是自己近两倍的老伴扛上床,盖上铺盖———海拔米的山顶半夜很冷。


  “下山找儿子。”这是徐朝清惟一能想起要做的。她拿起电筒,在夜雨中冲下山去。和“小伙子”上山半个世纪以来,这是徐朝清第一次一个人走这级天梯——“都是他牵着我的手,扶我下山。要不,他下山办事,我在家里等他。他从不放心我一个人走山路。”徐朝清说。


  刘明生叫上妻子陈洪治和家里所有人,飞奔上山。“母亲非要和我们一起上山,但她的肩、背和腰已经摔伤了,我们没准她跟来。”


  天未亮,刘明生等人已赶到山顶。此时,刘国江已无法开口说话。“我们准备抬他下山时,他艰难地举起手,颤抖着指了指橱柜上的全国十大经典爱情证书和一日本友人为他和妈妈画的像。”刘明生明白,父亲是要他将这些东西一起带下山——那都是父母绝世爱情的见证。


  “抬着父亲下山后,老远,就看到冷风中,母亲抱着双肩站在院坝上,向山上张望。天刚亮,我们就把医生请到了家里。”刘明生说。医生诊断,刘国江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脑淤血。


  此后6天里,刘国江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刘明生说,父亲临走前几天,母亲一直守在他身边,几乎没吃过什么东西。


  6天里,刘国江能做的,只是让“老妈子”拉着自己的手,听她回忆半个世纪以来,在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的生活。每当看到那些带下山来的证书、画像,躺在床上的刘国江就会眼神发亮。那幅画像,是年3月,一位日本友人专程上山看他们时带去的。“我在网上看到你们的爱情故事,太感人了,这是我在日本凭感觉为你们画的年轻时的画像。”当时,听了翻译的话,徐朝清笑着说:“不像,不像。”但此刻,徐朝清却笑不出来:“我说不像,‘小伙子’一个劲劝我‘收下嘛,别人一片心意’。”


  “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府给我们送来电视,你还没看够,却要丢下我走了。我一个人活着还有啥意思!”徐朝清的语气幽怨:经典爱情故事颁奖时,你去过湖南,还坐过飞机。重庆十大感动人物,你又去了重庆,见过那么大的场面。每次,你都说我身体不好,不让我去。你说过哪天要带我坐飞机,坐火车。你还说你身体比我好,比我年轻,要给我送终。你说话不算话……徐朝清旁若无人地对着棺材埋怨“小伙子”,语气中,带着往常惯有的嗲声。


  12日下午,刘国江突然有些烦躁,他用颤抖的手指示意“老妈子”将证书和画像放到他身边。“我给他拿来了,他还在那儿指。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是一把放在墙角的铁锤。”徐朝清突然明白了,她将铁锤拿来,又找来一根铁钎,放在老伴身边,刘国江终于安静下来。


  当天下午4时40分,刘国江在儿子家里永远闭上了眼睛。“父亲去世时,他俩的手一直紧紧握着,我拖了好久都没拖开。”刘明生说不下去了。


  刘国江过世后,家人经过协商,决定了下葬日期。“他们跟我商量了的,日子定的初九(18日)。”徐朝清明白,她和小伙子只有最后6个昼夜可以厮守。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朝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越来越糟糕。“妈一般不上床睡,说她一个人睡不着。我们半夜起床,经常见她半个身子趴在棺材上,有时候听她在说话,有时候又在流眼泪。”刘明生称,家人都企盼着下葬日子快点到来,“怕她拖不过去。”


  “以前一起在山上好安逸哦。怕庄稼被偷,他经常去撵野猪,赶猴子。有一回飞了只老鹰来,把唯一一只下蛋的母鸡叼走了。他怄得很,担心我没得鸡蛋吃了。”回想起当年的生活,徐朝清难掩喜悦的心情。


  但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残酷地出现了“断层”。徐朝清说,“小伙子”的去世,带走了她的一切,她不知如何应对今后的生活。


  刘明生说,他们会把父亲葬在山顶,“爱情天梯”的尽头,再接妈妈在自己家住下。但徐朝清不高兴了:“不行,你爸葬在哪,我就要住在哪,我要一直陪在他身边。没有我,他也会不习惯的。”


  “你走了,哪个叫我‘老妈子’,哪个来陪我唱《十七望郎》?”徐朝清趴在黑色棺材上,和“小伙子”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凄婉的哀乐中,徐朝清又哽咽着轻声唱起那首她以前和老伴最喜欢唱的山歌——《十七望郎》:


  初一早起噻去望郎


  我郎得病睡牙床


  衣兜兜米去望郎


  左手牵郎郎不应


  右手牵郎郎不尝


  我又问郎想哪样吃


  郎答应:百般美味都不想


  只想握手到天亮……


  17日8点,徐朝清老人如雕塑般坐在三儿子的堂屋门口。门外下着稠密的小雨,漆黑一片。屋内,灯光昏暗,“小伙子”刘国江静静地躺在那口黑漆棺材里,已经整整5天了。


  徐朝清心里很清楚,12个小时之后,她将再也看不到这个为自己开凿了级“爱情天梯”,发誓要照顾自己一辈子,并为她驱赶黑暗,带来温暖的“小伙子”了。她要陪“小伙子”最后12个小时。


  年12月18日上午,“爱情天梯”的缔造者刘国江老人下葬。从中山古镇前往锅厂坪的泥泞山路上,数百市民自发为他送行。他们有的来自中山镇,有的来自更远的江津或者重庆主城,他们虽然互不相识,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祝“小伙子”一路走好,愿“老妈子”长命百岁。


  18日,整晚未睡的徐朝清精神很好。凌晨5点,她让孙女打来洗脸水,把脸仔细擦了擦,“把脸洗干净,好送送他。”因为下葬地点距离三儿子的家有20多分钟的路程,而且山路陡峭泥泞,经过家人劝说,徐朝清同意不去送葬。


  上午8点左右,刘国江的棺木被8个村民抬起。一想到跟自己朝夕相处了50多年的“小伙子”就要永远离开自己,徐朝清难忍悲痛,扑上去伤心地哭了起来,久久不愿松手。


  在8个村民的吆喝声中,“小伙子”的棺木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桫椤林中。离家几里路外的桫椤林,将是“小伙子”最后的栖身之地。


  屋檐下,徐朝清捋了捋垂下的白发。至此,她才真的相信,“小伙子”已经离她而去。


  年10月30日21时58分,在江津区中山古镇高滩村三儿子刘明生家中,徐朝清逝世。


  老人逝世的当天中午没有吃饭,情绪一直十分低落,直到晚上才勉强吃了些水果。家人看到她的精神状况感到很不安,随即电话通知了其他兄弟姐妹。老人的大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都赶到了三儿子刘明生家中,共同陪伴母亲。晚上9时58分,老人落气了。


  “妈妈老是反复念叨说爸爸要来接她了,说爸爸比她年纪小,为何要先走。边说边抹眼泪。”和徐朝清一起生活的儿子刘明生说,自从年刘国江去世,徐朝清一直在想念他,常常说“小伙子”为她操劳了一辈子,还先她而去,她很过意不去,希望“小伙子”把她接走。


  年11月4日上午10时,遵照她的遗愿,她永远沉睡在相爱了一辈子的老伴刘国江的身旁。

由这个故事改编的影视剧有:


  年大陆电影《爱情天梯》(主演:谢兰、格桑、王诗槐;导演:张详林。)


  年香港电视剧《天梯》(主演:张可颐,陈豪,陈茵媺等)

西少林寺


  西少林寺坐落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白鹤村的四面山,占地亩,含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地藏殿、观音殿、钟楼、鼓楼、佛学院宿舍、佛学院教室等。院中轴线和佛像现闽南风格,西南信众可在寺庙内参禅礼佛,亦能欣赏少林高僧武术表演,体会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花拳等南拳功夫及南少林气功的独特韵味。


  

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


  中山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中山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年),龙洞场可考历史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川剧精品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正在大力培育“川剧美品之乡”文化品牌。《塘河嫁》就是该区最新推出的川剧精品之一。


  《塘河嫁》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塘河婚俗”这原型,该出川剧主要描写了解放前农村青年陈幺妹和王三哥在追求美好爱情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该剧全程用川渝方言进行说、唱、跳等,不仅融入了川剧的各种经典元素,也创新加入了一些重庆俚语、言子、对歌、山歌猜迷等有趣表现形式,以谐谑幽默的手法较好地展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说媒、开庚、出阁、巅轿、参厨等等礼议过程。


  江津位于重庆西南,是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团、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从地理上看,江津毗邻四川省合江县和贵州省习水县,是重庆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辖4街25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寓居地,中国长寿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年,江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5亿元。


  

中国长寿之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江津始建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建制史,年撤县设市,年撤市设区。距今多年前的王爷庙、洋溪口新石器遗址发掘表明,江津远古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江津支坪王爷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发现了数量多、种类齐全的石器,有耜、石锄、石铲、石斧、石镰、石锛、砍砸器、锤砸器等。王爷庙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了余片陶器碎片。龙华罗坝燕坝遗址也有丰富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很早以前,江津大地上就有先民生息。


  江津是楹联之乡,一代联圣钟云舫的“天下第一长联”冠盖九州,四面山朝源观的“天下第一奇联”至今仍然无解。抗战时期,江津白沙名人汇集、文化机构林立,跻身“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列。红色文化、古镇文化、楹联文化、爱情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异彩纷呈。千瀑之乡四面山素以“生态旅游、养生福地”著称,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彰显“红色旅游”独特魅力,中山、白沙、塘河三大古镇风韵源远流长。


  江津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寿星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百岁老人数量重庆第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调研表明,全区超过九成土壤硒含量在中高硒以上,大部分物产富硒,生态优良,尤其适合养老养生和休闲度假。


  灵山秀水孕育慷慨志士,千年文脉滋养一方热土。近现代以来,有15名院士是江津籍,或曾在江津求学工作,“巴渝院士之乡”因此闻名。共和国元帅聂荣臻深情赞美家乡:“江津是个好地方!”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畅达,开放高地


  区位优势日益突出。江津是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战略支点、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有平方公里区域在重庆二环高速以内,已完全融入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区距重庆主城42公里、江北机场70公里,具有承接重庆主城功能转移的先天优势。江津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的发展优势。


  水公铁联运交通优势明显。长江*金水道在江津过境公里,占全市近1/4,有5个国家级深水良港。重庆二环高速、三环高速、渝泸高速、四面山高速、九永高速、合璧津高速交汇于此,全部建成后里程将达到公里,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目标,江津全域已然迈入“高速时代”。目前,江津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下道口达16个(双福北、双福南、支坪、珞璜、江津南、刁家、白沙、塘河、石蟆、望江、走马、西彭、小塆、西湖、贾嗣、夏坝),实现“半小时主城区,一小时周边”通达目标。成渝、渝黔铁路过境15站公里,渝黔铁路新线、渝昆高铁、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在此交汇,渝昆铁路建成后90分钟可到贵阳,4小时可至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段全面建设,将与鱼洞3号线连接形成江津环线。未来江津将全面建成重庆西南向的综合交通枢纽。


  综保区引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1月17日,国务院批复重庆市人民*府、海关总署的请示,同意设立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江津综合保税区位于珞璜工业园,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紧邻珞璜长江枢纽港和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具有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与江津区兰家沱港、玖龙港,渝黔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绕城高速等联动形成强大的集疏运能力,可实现周边地区经江津周转的进出口货物占比近50%,与团结村铁路枢纽、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优势互补,成为串联“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口岸、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重要节点、中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新起点。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综保区道路、围网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并已有13家企业签约入驻。我区将加快规划建设工作,今年年底实现封关运行。江津综保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策优势,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积极拓展国际中转、国际分拨配送、国际采购等项目,推动外贸大发展,力争打造与世界接轨、全国一流的综合保税区。


  

坚持工业为要,五业互动,产业兴盛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近年来,江津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城市发展新区前列,江津争做城市发展新区“领头羊”的步伐愈发坚定,在全市经济版图的地位日益凸显。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5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4万元和1.53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3%、12.6%。


  产业结构不断提质优化。坚持工业为要,同时与农业、商贸、旅游、现代金融形成五业互动发展格局,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产业质态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年的14.4∶60.1∶25.5调整优化为年的12.1∶59.6∶28.3。


  工业经济成第一驱动力。连续15年跻身重庆10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0亿大关,达3亿元,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亿元,增长18.5%,占全市的比重由5.1%提高到7%,增速高于全市8.3个百分点,总量排全市第4位、城市发展新区第2位;以双福、德感、珞璜、白沙四大工业园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支撑的全区工业形成“一园区四大组团”的格局,工业园区产值居全市特色园区之首,五年增长了3倍。汽摩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电子制造、食品工业五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由亿元增长到亿元,产业集群度达到9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户,10亿元以上32户,50亿元以上3户,东风小康汽车成为全区第一家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龙煜铜管产值突破50亿元,重庆潍柴、玖龙纸业获得“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


  农业总产值多年雄踞全市第一。年,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富硒特色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最大亮点和最大优势。建成富硒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万亩、富硒水产水面3.2万亩,年出栏富硒畜禽万头(只)。


  商贸物流快速崛起。沿重庆二环高速途经江津沿线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市场群,已建成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一批百亿级专业市场,撬动全区商品销售额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全区货运周转量提高到亿吨公里。重庆枢纽港珞璜港和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将为江津商贸物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5A景区带动旅游上档升位。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四面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这里群山逶迤连绵、梅海茫茫苍苍、游人络绎不绝,“华夏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四面山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双峰寺修缮扩建工程并对外开放,改造提升中山古镇,加快打造白沙–塘河影视基地,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亿元。成功获评中国人居范例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现代金融持续发力。支持金融市场主体发展,金融机构从39家增加到54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是年的2.1倍和2.4倍。


  

城市扩容提质,同城一体,产城融合


  江津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推进,夯实承载基础,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和内涵提升,推动城镇建设“融城、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重庆主城周边融合,不断做大中心城区体量,全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滨江新城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并初具规模,双福新区基本建成产城融合新城,几江半岛和德感老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珞璜组团和支坪组团建设有序推进,预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8.8万,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行*中心、鼎山公园、游泳馆、“五馆三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生态滨水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小城镇、农民新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长江孕育了江津的繁荣,但也是阻隔交通的“天堑”。敢闯敢干江津人不甘受此束缚,引进外资在年架起了长江大桥,结束了“跑遍天下路,难过江津渡”的历史。随后,江津抓住重庆主城向外拓展的机遇,跨江北上,融入主城,长江以北的德感、双福、滨江新城,纳入中心城区连片发展。目前,城区已有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外环江津长江大桥,中心城区正形成四桥横跨长江的壮丽景观,20公里滨江路连成一体,已建设成“一江两岸”绿色生态画廊。


  

大力改革创新,社会和美,活力迸发


  民生投入不断强化。财*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67%以上。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尤其是近5年来,累计解决5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多公里,完成43.5万户农村电网和1.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农民新村个,公共租赁住房44.9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校14所,建成教师周转宿舍套,实现行*村光纤全覆盖和镇街4G网络全覆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97.2%。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率超过80%,“园团互动”和集团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全国推广。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医院医院。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白沙?塘河影视基地初具规模。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各项改革部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明显。“多规合一”、白沙镇行*管理体制、教育管办评分离、人民陪审员制度、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行*审批事项更加精简高效,商事制度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推进。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设立开放创新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和新型城镇化专项基金,3支基金规模总量愈亿元。在全市率先探索PPP投融资模式建设重大项目。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市场主体达到8.3万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引进一批世界强和中国强企业,累计协议引资总额超过亿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建,江津综合保税区获批后提速建设步伐,将为江津大开放、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三三六”思路,规划宏图,引领未来


  年12月27日召开的江津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研究确立了“围绕一个总体目标、把握三个战略定位、建设三大功能区域、突出六个更加注重”的“一三三六”发展思路。


  


  
  

布拉格时报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翠园大酒店


  布拉格市中心翠园大酒店特推出专业制作北京烤鸭,每只2g,只需K?,欢迎选购!


  另推出团餐和各种口味火锅,欢迎品尝!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