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武平县中山镇扶贫有三大招,你知道吗?
哎哟,不大清楚呢,不过听说贫困户的斤米粉不到半小时就售完了!斤紫薯仅3小时便被订购一空!
真的假的?那走嘛,走嘛,我们一起去瞧瞧哈。
??????
★第一招:干部们当“红娘”故事一
“对方每月1日资助元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毕业前不见面宣传,只让安心读书!”
中山镇新城村贫困户林增香是防止返贫的重点帮扶对象之一,其孙女就读于武平一中高一年级,挂钩他家的镇*委书记钟建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对接帮扶,眼下这位正是找对了的人。
据介绍,林增香的大儿子患癌去世,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儿媳身上,除公公和大女儿外,这位外来媳妇还得照顾一对年幼的双胞胎女儿,加上疫情影响,年后她所在的私立幼儿园又暂停招生,生活雪上加霜。
获悉这一情况后,钟建晖多方联系,为她找了一份在镇中心幼儿园当保育员的更稳更好的工作。其间,还向她宣传县工业园区用工信息,动员其打零工过渡。
书记带头当“红娘”
其他干部紧跟上
↓↓↓
故事二
中山镇上峰村贫困户刘德龙身残志坚,靠自己加工米粉走上脱贫之路,但疫情致其米粉滞销。正当他犯难时,镇工会主席李林上第一时间发动干部职工录制小视频介绍其加工的米粉,并通过转发信息、推送抖音等助推销售。全镇干部职工还纷纷自掏腰包购买米粉。斤米粉不到半小时就全部销完。
▲图为干部在帮忙清点米粉数量
▲老九牌水洗米粉
“这个老九牌水洗米粉确实好,家里人吃了还想吃,都上瘾了,还叫买呢。”中山镇宣传委员朱冬梅笑称,“大家口口相传,名声在外,‘红娘’越来越多!”
★第二招:勤上门收“回音”
扶贫
既要看干部态度怎样
也要看贫困户反应如何
这样才能有效检验扶贫效果
才能更好推进扶贫工作
故事一
▲图为贫困户刘德罗在说干部扶贫的事
去年11月13日,朱冬梅在走访上峰村贫困户刘德罗时发现,鸡在啄地上的紫薯。于是,她便去问老刘,得到的答复是:“紫薯太多,卖不出去,喂鸡也好!”贫困户无意识,干部却有心。在帮老刘估算有斤紫薯后,朱冬梅建议按每斤1.5元销售。
随后,她赶回镇里,于当晚6点多通过“古韵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