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绘出古镇多彩卷焕然一新向未来
TUhjnbcbe - 2023/2/2 16:06:00
北京痤疮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8740647.html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空气清新、绿水绕村、大棚连片……现代农业生机勃勃,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幅令人振奋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在靖江市生祠镇渐次展开。

科技赋能,在高质高效的农业里。走进生祠镇金星村的蔬菜基地,数百亩大棚整齐排布,大棚内芹菜、生菜、苋菜等长势喜人。“我们年就来了,从土地流转、规划设计、大棚建设、改造升级,各个环节都得到村里的大力支持。”种植大户崔树青对这些年的过往历历在目。生祠的香沙芋、猕猴桃、翠冠梨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余亩,这得益于该镇推行的农业科技转型计划。目前,已有户农户进行科技化种植。生祠将倾力打造千亩智能香沙芋基地,开启无人种植模式,建成靖江首个芋博园,力促农业高质高效。

田园牧歌,在宜居宜业的乡村里。生祠镇近年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力推绿色发展,将东进百亩荷塘、三圩宝源牧场、东华景观园等特色产业塑造成为一批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农村旅游新亮点,人居环境整治让百姓尽享天蓝地绿水清。全镇20个村(社区)正不断完善农村通讯、电力、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促使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产业强起来,实现从“一处美”向“处处美”的华丽转身。

小康幸福,在富裕富足的希冀里。“在东进村,百亩荷塘特色种植、夏季旅游观光、荷叶莲子深加工,实现了‘三产融合’农民增收多元。”东进中心村*委书记张金荣说。目前,全镇已有60个合作社、个家庭农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将流转土地发展成养殖、果蔬、花卉、林木等高产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以农为媒、以旅为介,生祠镇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等一条龙产业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崇学尚行,在乡里乡情的新风里。书法、美术、文化、运动……七里村14岁的张智宇已经“打卡”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所有课程。“虽然不能到现场去看比赛,但少年宫的篮球课让我体验了家门口不一样的省运会。”作为生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乡村“复兴少年宫”依托丰富的课外活动,创新打造“+N”模式,让“从娃娃抓起”的文明新风浸润村民日常生活。目前,生祠镇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有20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22支,全镇注册志愿者达余人,月均开展志愿活动40多次,把乡风文明宣传教育寓于服务,搭建起文明有礼向上向善的“金字塔”。

多彩的乡村,精致的古镇。如今的生祠,依托独特人文底蕴和美丽田园风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村庄风貌和产业基建实现了双提升,农村充满活力、家园更加和谐、群众生活幸福的图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徐心怡王东进孙炼

1
查看完整版本: 绘出古镇多彩卷焕然一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