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将于6月15日正式启用。
4月30日,经过12天的加班加点,医院第一台大型医疗设备——3.0T磁共振成像系统MR安装完成,将在5月份调试后达到投入使用条件,满足医院开诊初期患者的检查需求。
医院掌握“生命之钥”
全新的院容院貌、明亮宽敞的就诊环境、“透景、透绿、透风”的室内场景……置身其中,推门见庭院,医院。
历经3年多的建设,这座形如“生命之钥”的国际一流医疗科研中心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环节,室内拆改和保洁等最后的工程收尾工作,将于5月份达到试运行条件,6月15日正式启用。
医院建筑总面积50.6万平方米,规划病床数量达张。主要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包含临床诊疗中心,南区则包含先进医学技术研发中心、精准医学与成果转化中心、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医疗中心及国际会议中心。
临床诊疗中心1楼为多平方米的咖啡厅,波浪形吊顶的设计,让这个区域充满休闲氛围。此外,还配备有小卖部,便利医患购买零食、饮料、日用品等。
围绕“绿色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临床诊疗中心设计下沉庭院,在补充室内采光的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能从诊室“推门见庭院”,用大自然的阳光、绿叶,帮助患者更好缓解情绪,也让医护人员得以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心情。
医院在建设中非常注意内部透景、透绿、透风,晨光暖暖洒入每个房间,将给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智能化传输取药有专属轨道
在临床诊疗中心,一抬头就能发现天花板上有两条轨道,串联起了药房与各个诊室。医院的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它可通过在医护工作区(护士站)设置轨道站点解决护理单元大输液及住院药品的运输问题。
目前,轨道物流在医院共设置了88个站点,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基本上已实现了门诊科室全覆盖。除此之外,医院还配备有气动物流传输系统、AGV自动导引车传输系统、污物自动收集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或污物提供智能化、便利化的物流传输渠道。
“医疗重器”入驻为临床诊疗护航
医院并不像“搬家”那样简单。为了妥善安装医院第一台大型医疗设备——3.0T磁共振成像系统MR,中山一院医学工程部、后勤处、医院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及施医院楼体的承重、空间等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因地制宜,设计多套科学的医疗设备进驻预案,在各组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下,首台大型医疗设备的进驻及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大型吊车、叉车双管齐下,工作人员深夜奋战
医院获悉,这台刚刚安装完成的大型医疗设备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端3.0T超导磁共振,它搭载了品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梯度系统和光梭成像技术平台,实现超高速与超高清的磁共振检查,可在人体神经系统、腹部、脊柱、全身各关节等部位开展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提供精准的医学诊断信息。
医院除了3.0T磁共振成像系统MR之外,还引进了一批高精尖设备,例如在心血管、卒中、肿瘤、泌尿、消化运动医学、健康筛查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超高端CT设备,为肿瘤患者服务的数字化高能直线加速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全新一代五维全息PET/CT),为复杂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心脏冠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肿瘤栓塞等疾病的微创治疗提供技术保障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为眼科患者服务的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广泛应用到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关节及各类创伤等开放和微创骨科手术的O型臂导航系统,可对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早期检查、提高胃病及早期胃癌检出率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等。
随着多台先进医疗设备的陆续到位,医院各项设备调试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医院6月15日正式启用后,大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的医疗服务,充分感受到这些高精尖医疗设备带来的安全、高效、便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潘曼琪图/中山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