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万里茶路的重要物流枢纽社旗赊店
TUhjnbcbe - 2023/2/27 8:39:00
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53.html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万里茶路的重要物流节点—赊店

初夏的午后,我再一次走进社旗赊店山陕会馆。这座让我们这个豫西南地区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引以为豪的古建筑群,以它独有的建筑魅力,以及它所承载的“诚信为本,义中取利”的商道精神,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自东辕门进入会馆内,首先吸引人们目光的是那面高墙之上的一幅硕大的多彩琉璃照壁。该照壁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利用千余块彩釉琉璃方砖砌筑而成。壁面整体构图精巧,寓意丰富,并且镶嵌两联赞颂关帝义冠古今的忠义精神。

在琉璃照壁的正北边,坐北朝南的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名为悬鉴楼,该楼融山门与戏楼为一体,南面为山门,北面为戏楼。山门两侧有两只石狮,一雌一雄镇守左右;石狮外侧,各有两个铁旗杆巍然矗立。北面戏楼悬挂“悬鉴楼”匾额,鉴者,镜也。悬鉴就是悬挂着的一面镜子,可以洞见世间一切善恶,照见世人心中各等叵测,其寓意不言自明。

沿着悬鉴楼前用青石铺就的铺道前行,迎面是一座规制更为宏伟的大殿—大拜殿。大拜殿前有三间四柱的牌坊一座,两边各有一座配殿。大拜殿内供奉关帝座像,悬挂数块历代敕封关帝的匾额。

穿过大拜殿是山陕会馆的第三重院落,也是最后一重院落。此处有春秋楼遗址,可惜此楼在清末被捻*焚毁,我们已无法领略其雄伟壮观的神姿。但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民谣说:“社旗有座春秋楼,一半插在天里头”,其原来的巍峨壮观可见一斑。现在,在其遗址上重塑了一座关公夜读《春秋》的铜像。

纵观山陕会馆,建筑规模宏大,各种建筑技巧极为精湛,堪称一流。据载,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完建于光绪十八岁,整个建筑过程历经乾、嘉、道、咸、同、光等六帝年、耗银百万之巨。

那么,这样一座富丽堂皇,耗费巨大的建筑群是由什么人投资修造的呢,修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谈及这个话题,就不得不对赊店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

赊店,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赊店的兴盛和一个陕西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乾隆年间,晋商常万达在对俄贸易方面已小有建树,并将茶叶作为最主要的对俄贸易产品。为了提供稳定的货源,他亲自南下,来到当时盛产茶叶的崇安县(现在的武夷山市),最终选择在下梅村购置千亩茶园作为茶叶基地。茶叶制成之后,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茶叶运输成本,他探索出了一条极为合理的运输路线—万里茶路。

万里茶路以崇安县下梅村为起点,茶叶制成之后被搬上竹筏,沿着九曲溪顺流而下。然后用车马运过赣闽边界的桐木关,抵达江西河口(今铅山县),然后装船走水路,依次经过信江、鄱阳湖、长江、汉江、唐白河后,最后到达水路可能到达的最北端—赊店。茶叶在赊店卸船装车后,北上洛阳,在孟津渡口渡过*河。然后取道太行山与王屋山之间的峡谷,北上长治、太原、大同,至张家口。从张家口开始,再将茶叶运输交由驼队,穿越茫茫沙漠,抵达库伦和恰克图。这条分为水路,陆路,驼路等三段的茶叶运输之路总里程约公里,因此也被称为:万里茶路。

赊店,作为这条商路上水陆交通切换的重要物流枢纽,其区位价值立刻得到极大的彰显。在这个当时只有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所有的茶叶运输都要在这里做简单的周转。在这个周转过程中,人吃马喂,车修船补,所有这些配套的需求迅速刺激各行各业的发展。根据记载,赊店码头在鼎盛时期,客商云集,日泊千帆,南船北马,总集百货。这里形成了拥有七十二条街道和十多万人口的繁华商镇,每日里20多家骡马店车水马龙,40多家过载行装运不停。

行各业的兴起与繁荣,极大的刺激了山陕客商全力经营赊店的信心。因此,他们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山陕会馆以团结乡*,建立商帮。为了整顿各行业的经营乱象,他们制定行规,坚持诚信经营,义中取利的商业理念,并以“大义参天”的之名,又是他们老乡的关公作为参拜偶像。

也许,规模宏大的山陕会馆落成的不仅仅是晋商雄厚财力的象征,更是赊店良好营商环境的间接体现。现在,与山陕会馆相去不远的街衢之上,还留存着广盛镖局、蔚盛长票号、厘金局、大昇玉茶庄、福建会馆等历史建筑。在这些古朴的青砖绿瓦之间,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社旗赊店古镇曾经的无限繁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里茶路的重要物流枢纽社旗赊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