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22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TUhjnbcbe - 2024/10/9 9:03:00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t52mall.com/

佑信咨询通过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行业政策以及产业链分布情况与产业发展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深入了解当前中国物流行业热点与发展现状。本报告总结并预测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

01物流行业简介

1.1行业简介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总体来看,物流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通常,物流按作用可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按活动的空间范围则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按系统性质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按照商品流动区域和方向划分,物流服务又可分为境内物流和跨境物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编辑搜图

中国物流产业链主要分为:提供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上游行业,提供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服务的中游行业,对仓储、运输等服务有需求的行业或个人的下游行业。

上游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仓储地产业、以及物流设备制造业等。主要涉及企业有:仓储地产投资运营企业,公路、铁路、航道投资建设企业,物流硬件和软件制造企业。

中游包括各类物流企业,分为从事运输业务的企业、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以及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

下游行业包含的企业则主要是:钢铁、煤炭、汽车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汽车、烟草等消费品行业,以及医药、化工等相关企业。

编辑搜图

1.2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总体看来,政策主要从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供应链建设水平、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引导和促进中国物流的发展。

例如,年《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物流环节的自动化和智慧化水平。同年,在《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强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有力印证了物流行业的平稳高速运行将依靠技术驱动、数字升级实现产业整体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提升服务、加强保障、绿色集约等理念,构建高标准的国际化物流产业。

编辑搜图

02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在疫情影响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仍持续回升,达.1万亿元,物流行业总收入达10.5万亿元。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进一步增长至.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两年年均增长6.2%,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我国物流行业总收入也保持整体增长趋势,年物流行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线上零售与物流行业发展关系密切,伴随着我国线上市场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年中国线上零售市场规模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用户规模达7.8亿人,同比增长9.9%,线上零售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均稳步增长。年线上零售额进一步增长,达13.1万亿元。线上零售规模稳步增长,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编辑搜图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赖于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更依托于物流枢纽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对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逐步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现有布局,推动行业变革升级发展。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发布四批年度建设名单,共包括95个国家物流枢纽,覆盖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东部地区31个、中部地区22个、西部地区34个、东北地区8个。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建设运行等基础条件日趋改善。

编辑搜图

03物流行业主流发展方向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其物流也衍生出多种业态,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开放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热门行业包括:物流快递、电商物流、跨境物流、即时配送、同城货运、最后一公里、智慧物流、大众物流网络等。其中,智慧物流、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这三类发展态势较好。

1)智慧物流

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突破亿元,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更进一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2.8%。-年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8.4%。

编辑搜图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创新提升,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将经历基础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目前,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处于基础期到导入期的过渡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外,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也会导致对作业效率的需求不断加大,物流行业技术革新步伐愈发加快,智慧物流发展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智慧物流在具体场景中应用加快,尤其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等领域的物流科技产品在具体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基于5G、IoT、AR、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近几年由企业主导的物流科技亮点频现,G7、京东、顺丰、胜斐迩等国内外多家企业发布新型技术或产品,技术革新助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2)即时配送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线下业态陷入停摆状态,促使各行各业的商户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同时,居民即时消费行为逐渐由线下切换为线上。供需双方的共同推动,同城即时消费需求在疫情期间出现井喷。即使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线下活动日渐恢复,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与需求端习惯的养成使得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模式成为新常态。根据艾瑞用户调研结果显示,为解决日常所需,超90%的用户更倾向于在线上消费。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此,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被按下“加速键”,与年疫情发生前相比,67.1%的用户认为使用配送平台服务频次增加,即配需求增势明显。

此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区域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城镇化为城市的商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创造了有利环境。年,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已超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4.7%。未来随着中国城镇人口的不断扩大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将逐步激发更多地区居民多样的、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基于此,包含同城即时消费在内的新消费理念与模式通过层层渗透将日渐普及,进而拓展、增强,即时配送行业进入更多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3)同城货运

近年来,同城货运市场总规模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市场总规模达到亿元,达到近五年来峰值;年中国同城货运总规模达到亿元,同城货运平台规模达到亿元,仅占同城货运总规模的9.1%左右,从平台率来看,同城货运线上化渗透率依然较低。

同城货运平台主要解决C端的搬家、小b端的拉货等即时运力需求。平台整合了原本零散的社会运力,并根据不同车型定价,使得价格体系相对标准化。以业内龙头企业货拉拉为例,企业盈利模式主要来自司机会员费,平台司机缴付会员费之后开始抢单,不同的会员等级对应着可免抽成抢订单的数量不同,超出会员免抽成订单后接单,同样需要订单抽成。

同城货运商业客户的需求往往具备即时性、低频性,规模容易复制,核心壁垒低,只要拥有运力资源以及流量即可以进入。这也是美团、滴滴、满帮等多家企业纷纷入场的原因。随着竞争的加剧,同城货运平台企业未来将切入其他领域以谋求新的增长机遇。

04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展望

1)集约型发展方向,提高物流效率

从宏观层面分析,政策引导与扶持对物流行业集约化发展方向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特别需要在政策激励方面,明确发展方向,鼓励物流公司采用科学、多元的手段控制物流成本,逐步增强经济效益,同时确保物流成本占GDP的比值能够逐步与国际接轨,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解决供需不平衡,构建健康行业环境

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物流公司要逐步调整其经营理念,积极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需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大且全、小且全”等经营观念,另一方面要持续增强服务功能,创建一批服务质量好、经营效率高、功能完善的拥有现代企业体制的新型物流公司。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完善、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促进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与国外物流业相比,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若要现代物流业健康、平稳发展,完善的基建系统与灵活健康的市场环境二者缺一不可。

以上为报告的部分内容

查看完整报告,请与我们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