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大虹桥本地生活”
西虹桥商务区基本定位: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标志性区域之一;
生态、智慧、高品质商务功能区;
提供未来青浦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引擎”。
西虹桥商务区优势
1、四大国家级平台集聚优势
国家级会展平台——中国博览中心
国家级教育平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包括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国家级交易中心——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和钻石交易中心
2、区位优势
最紧邻核心功能区和交通枢纽,是唯一直接连接江浙和紧密连接长三角的区域。
处于上海从东到西“经济*金轴线”的重要节点之上。
与虹桥机场主航道控制范围有效错开,有利于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3、时代机遇
青浦区委、区*府“一城两翼”重大战略部署。
4、交通优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交通枢纽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T1、T2航站路
48条公交线路
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
西虹桥区域内交通条件
除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资源外,西虹桥区域内交通条件也非常便捷:
G50、G15便捷连接江浙、长三角地区。
嘉闵高架、崧泽高架便捷连接虹桥交通枢纽区。
区域内有2号线(已建成),17号线、23号线(规划中)三条地铁的多个站点。
区域内徐民路、盈港路规划直通虹桥商务区核心功能区。
5、基础设施配套
措施类型
序号
近期建设项目
道路
1
新建北青公路快速路(S26-嘉闵高架)
2
拓宽天山西路(诸光路-华翔路)
3
拓宽蟠龙路(崧泽大道-徐泾中路)
4
拓宽华徐公路(北青公路-徐泽大道)
5
新建诸光路地下道路(北青公路-徐民东路)
6
拓宽诸光路(北青公路-沪青平公路)
7
拓宽徐泾中路(华徐公路-华翔路)
8
拓宽崧泽大道(规划一路-小涞港)
9
新建小涞港(天山西路-规划六路)
10
新建规划六路(诸光路-涞港路)
轨道交通
11
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东站扩容改造
12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17号线前期工作
客货场站
13
建设一至二处货运轮候区
14
建设诺干个公交枢纽,P+R停车场、普通停车场和大巴停车场等
跨铁路外环线节点
15
建设停车场、人行和车行通道及其他配套设施
16
启动中段工程即会展改线段裁弯取直工程
为配合国家会展项目推进,上海市对会展周边区域的各项基础配套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包括综合交通、地下空间、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电信系统等。为西虹桥商务区未来城市开发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信息基础配套
西虹桥商务区已同移动、电信两大运营商基本达成合作意向,规划建设近2万平方米的特大IDC服务机房,为西虹桥商务区乃至整个虹桥商务区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信息服务支撑。
7、历史人文资源优势
虹桥商务区范围内唯一的历史人文资源在西虹桥
蟠龙古镇位于青浦区徐泾镇北侧,被上海市*府划定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
蟠龙古镇是青浦文化的缩影,也是虹桥商务区未来唯一具有浓厚人文韵味的历史文化休闲区域。
8、周边配套资源
成熟的国际社区:周边分布有较多国际人士集聚度较高的居住小区、别墅区,社区环境比较成熟。
教育资源:已有德法学校、蒙特梭利幼儿园、西华国际学校、上海美国学校、英国国际学校等较为成熟的国际教育资源;同时还有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大学房地产学院等高等院校。
医疗资源:虹桥商务区内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园区;医院青医院、综合性外资医院在建中。
青浦新城:已列为上海市“十二五”时期郊区重点建设新城,是西虹桥商务区有力的配套支撑。
高星级酒店:已建成上海竞衡西郊假日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等。
配套商业:家乐福、百安居等。
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情况
年1月9日,商务部与上海市人民*府举行共同建设国家会展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虹桥商务区合力打造国内外最具规模、最具水平、最具竞争力的会展综合体。
年12月26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开工仪式在西虹桥商务区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治局常委、全国*协主席俞正声(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宣布项目开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时任商务部部长)和中共中央*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时任上海市市长)为中国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筹)揭牌。
国家会展项目——中国博览中心
总占地面积约亩,
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其中展馆展览面积约50万平方米,
投资总规模亿元,
日均客流20-40万人次
国家会展中心项目的落户,将建立起西虹桥大型国家级展会平台,贸易服务平台、集成交易平台,集聚国际、国内各类经济贸易机构,成为上海重要的贸易活动集聚区,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将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上海)工业博览会为基础每年举办两届“中国博览会”,同时举办汽车、电子、家具等专业展览会,并积极引进境外大型展览会。
总平面布局
西虹桥产业规划
积极发展六大主导产业
布局思路:以会展为中心、以商务为主、商业为辅
总体布局:
国家会展中心及配套产业集聚区
西部总部基地与金融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北部蟠龙文化休闲与创意产业集聚区
南部特色居住产业集聚区
西虹桥商务区19平方公里范围的结构规划已于年11月获得市*府批复。
产业基地授牌
为有效争取*策叠加、用足用好相关产业*策、加快形成区域产业集聚,西虹桥商务区积极争取国家、上海市相关产业授牌。
西虹桥商贸商务聚集区已获批准
年6月,西虹桥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申请获得上海市商务委批复,命名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
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四至范围为:
东起小涞港、西至G15沈海高速、南起徐泾港、北至北青公路,总体规划面积8.22平方公里。
产业区授牌
其他几项产业授牌申请情况
总部基地(已获得市经信委批准)
电子商务港(已获得市商务委批准)
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已获得市经信委批准)
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
北斗系统建设及其应用产业化发展,是国家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战略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
在总装备部和上海市部市合作以及北斗示范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下,青浦区主动对接,充分依托西虹桥商务区的区位、交通和会展等优势,大力打造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以下简称北斗西虹桥基地)。
该项目将构建北斗产业技术高地,推动北斗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工程,成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助推器。
2、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网功能区
年12月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工典礼成功举行的同日,中共中央*治局常委、全国*协主席俞正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时任商务部部长)和中共中央*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时任上海市长)等领导出席了在西郊宾馆举行的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网功能区平台开通仪式。
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网由商务部和上海市合作共建,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上海商务委下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共同推进,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配套服务项目。
西虹桥商务区积极争取该平台落户,并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网功能区。现已将该项目作为市商务委和青浦区关于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平台西虹桥功能区委区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
着力发展智慧商务、智慧会展和智慧物流三大方向
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中的功能区位于西虹桥开发区最北端,在原“一核三区”的北部蟠龙文化休闲与创意产业集聚区内。
一期开发用地70.49亩;
二期规划占地多亩。
基本建设思路是以存量盘活、增量补缺为主;因势利导、解释发挥。
3、金融产业集聚区
金融产业集聚区意向选址
该地块位于西虹桥商务区西侧,盈港路以北,蟠龙路以东,属于西虹桥产业板块中的总部基地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范围,占地亩左右,总建筑体量约20万平方米。
根据初步规划,金融服务业集聚区考虑三个基本定位:
一是围绕贸易金融链条,打造贸易结算与支付中心;
二是打造特色金融数据与信息服务基地;
三是依托交通枢纽和物流产业打造物流金融中心。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