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
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
有一种旋律,它扯着嗓子唱歌
跟着课本去研学
触城墙话古今
感悟史前文明
探究华夏宝库
解密大秦帝国
解读名校之*
传承周礼嘉仪
课程目标
研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研学目标,在整个研学活动过程中,带问赏景,不断思考和学习,将研学落在实处,乐学善学;
知行合一
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璀璨文化。本次研学将带领同学们感受诗与梦想的都市,体验人类精神故乡的人文情怀,增加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同学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读懂华夏千年文明和璀璨的历史文化。
勤于反思
研学旅行活动中,由辅导老师带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以良好的习惯熏陶学生,培养学生们勤于反思、自我完善的意识。
劳动意识
离开父母,远离家乡,同学们走出家庭的避风港,走进社会的大课堂,通过集体学习、集体住宿、集体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和自主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分组活动、部分室内景点自主游览、任务制课程研究等形式,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处理问题的能力。
技能提升
实景操作,锻炼动手实操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团队互助,锻炼交际、自理和协作能力;情景演练,掌握各种自救能力。
发展探究
建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习惯;鼓励学生分享、总结新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真正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教育目的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天才”,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天赋”,正确引导使其变成孩子们的“兴趣”,兴趣探索类学习塑造核心竞争力!
特色课程
韩平哲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兵马俑修复大师
Discovery、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栏目、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栏目采访。
赵凯(字)岚溪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礼仪讲师
陕西省礼仪协会专家讲师团成员
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会汉服礼仪委员会主任
会说话的国宝
探秘历史博物馆
1、文物不是古董,文物活在我们当下
以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讲述历史故事,展现秦汉唐三朝盛世雄风,学习国宝对今天人们生活的启迪。
研学课程
第一天
感受古都风韵、触摸城墙历史
下午.明城墙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年),洪武十一年(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今日主要课程
课程一:听历史讲堂,了解西安历史脉络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多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和多年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课程二:登城墙,触历史
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在这里大小朋友将听到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并清楚此次西安研学营中主要的研学任务,同时在徒步考察中感受明城墙的古韵遗风。
课程三:绘制历史脉络,对话心声
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亮丽名片。
第二天
感悟史前文明、探究华夏宝库
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
国家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它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馆藏文物多达3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下午.半坡遗址博物馆
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年之间。为了解母系氏族社会文化,感悟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通过体验史前工场四大精品活动,分别为钻木取火、植物染色、陶瓷钻孔、房屋搭建,让学生们以亲身经历体会引以为傲的半坡文化,让我们做一回疯狂原始人。
大唐不夜城
今日主要课程
课程一:原始音乐会
邀请著名埙乐演奏家,演奏经典曲目和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曲目,让孩子和家长从乐曲中感受埙乐的独特魅力!然后,埙乐演奏老师讲解埙的简单吹奏方法,让孩子和家长实践试吹。
课程二:钻木取火
古人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是怎么取暖的,都说火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传说中的钻木取火只听说过从没见过?纯天然、未加任何助燃材料的木料和火绒,亲自感受最原始,也是最神奇的取火体验!钻木取?火是五行阵中木生火,还是摩擦生热呢?两块不是很熟的木头,需要你一点点勇气,一点点聪明,和很多很多力气让他们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课程三:制作陶埙
制埙工匠这一环节就是想让孩子通过做陶埙,来体验远古时期人们做陶器的过程,领略先民的智慧。达到提升孩子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目的!以及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听埙”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制埙的独特技艺!满足孩子们对原始乐器的好奇心,经过老师指导,让学生们和家长自己动手完成一件埙乐器。
课程四:会说话的国宝
文物不是古董,文物活在我们当下,你知道国宝的前世今生吗?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热忱之心。以三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讲述历史故事,展现秦汉唐三朝盛世雄风,学习国宝对今天人们的生活启迪。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课程时间:3小时)
第三天
解密大秦帝国、一日读懂千年
上午.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下午.驼铃传奇
会跑的实景演艺驼铃传奇秀,整场演绎是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深入挖掘大唐传统文化,追寻驼队丝绸之路上的踪迹,以正能量传播古长安最辉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奇。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的开辟使得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成为中国同外国沟通的桥梁。正因为它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和为了让我们青少年更好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在这次研学中针对《丝绸之路对古今中国的影响》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今日主要课程
课程一:秦陶俑古法制作
让学生们了解大秦王朝的兴衰、了解兵马俑的历史,感叹古人铸造技艺的高超,遥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震撼场面,俯瞰万千陶俑,感受宏伟气魄。兵马俑是中华文化的标志,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震惊世界,在刚出土的时候,每一尊兵俑身上都有着艳丽的色彩,通过秦陶俑古法制作,让学生们了解大秦王朝的兴衰、了解兵马俑的历史,感叹古人铸造技艺的高超,能够让学生爱护保护文物,对华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第四天
传承周礼嘉仪、解读名校之*
上午.周礼嘉仪
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衣冠正方可心意正。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复兴礼仪,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增强其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责任心。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即将告别自身的娇气,带着父母给予的恩泽进入华夏少年的行列。活动旨在教育孩子感恩立志,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决心。
下午.西北工业大学
乘着航空的翅膀,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感受西工大博大深厚的三航文化。西北工业大学拥有七十年航空教育的经验、六十余年航模队航空模型的实践体系、四十年无人机专业理论及十三年航空科技创新基地的航空创新教学模式,为中小学生打开航空科普、三航科技的大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培养更具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航空创新精英人才,助力实现学生飞天之梦!
今日主要课程
课程一:学习汉服知识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土埋皇上,“西有罗马,东有长安”。它历经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其典雅、庄重的城市仪表之下,深藏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脉络。大汉雄风,振我中华,着装汉家衣裳,传承礼仪之邦,穿汉服,习礼仪,做礼仪少年,壮我中华。
课程二:拜师礼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先秦诸子,私家讲学,大抵均是如此。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恩师”,一入师门,全由老师管教。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拜师礼是尊师重道的体现、师徒情义的见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程三:名校游园魅力三航
博物馆下设校史、地球、生物、历史4个分馆。涵盖岩石矿物标本、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秦巴山区及*土高原生物多样性、馆藏文物、校园考古出土文物和专业发掘成果等7大基本陈列。另设有“候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岳钰佛教”美术馆两个专题陈列。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的陈列体系。
课程四:巍哉学府三航观影
将西工大对国防工业作出的贡献以生动形象的影视形式展现出来,结合中小学生日常网络流行元素,场面震撼又活泼有趣,既能抓住学生心理引起航空兴趣又能引导其深入了解大学生活。
课程五:三航讲座知识科普
分项讲座,以专业角度介绍我跟航空、航天、航海事业发展,深入介绍西工大航空、航天、航海特色及贡献,培养学生三航发展志向,助力实现三航梦想。
课程六:制作航模放飞梦想
走进课堂,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以制作体验的方式了解模型飞机,学习模型飞行的基本原理。
第五天
体验关中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上午.关中民俗博物院
陕西不仅有着辉煌的皇家文化,还有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日常生活智慧的结晶。目前,许多民间文化正在濒临消逝或已绝迹,抢救、保护民间文化迫在眉睫,关中民俗博物院,通过对明清古居的迁建以及大量民俗艺术品的收藏、展示,成为民俗、民间文化的收藏基地、研究基地,使大量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今日主要课程
课程一:汉画拓印
汉画像石拓片的价值通过汉画像石拓片中的内容,可以研究汉代经济、文化、艺术、美学、等许多领域。汉画像石是一部汉代的百科全书;更被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称之为“敦煌前的敦煌”,让学生切身实地的参与体验汉画像石拓片,进行现场拓片表演、展示、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拓片文化。拓片体验艺术活动,金石文化,体验中华数千年来的拓片文化艺术,学习拓碑这个传统古老的技艺!学习体验拓片制作全过程,通过互动近距离感受传统拓片文化,培养对文物的敬畏之情。
课程二:剪纸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的,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通过剪纸编结活动体验,培养观察、动手、创新协调能力。
课程三:“*土地上的摇滚”——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是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市,久为华阴市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非常追求自在、随兴的痛快感,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此类表演方式也被誉为*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
安全提示
为保证研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保障各位同学的人身安全,请各位同学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
1
各位同学提前做好研学活动的准备工作,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儿童需携带户口本原件)等相关证件和其他物品,如因个人原因造成无法办理入住手续,自行承担。统一穿营服、佩戴校徽;要严格遵守乘车、参观和活动纪律,不得单独自行活动和自由结伴擅自离队,有事及时向带队老师报告。
2
活动中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刀具等危险物品。
3
不得携带游戏机等贵重物品。
4
原则上不得带过多的零食及现金,在活动中,要讲究环境卫生,自备垃圾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
在活动中要做到文明参观、团结友爱,若有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向带队辅导员和老师或工作人员报告。
6
每个学生要胸前佩戴学生信息及联系电话的胸牌,学生不得随意卸下。如有发生紧急情况就近联系辅导员和老师或工作人员。
与你同行每一天
○
西安乐知研学
○
研学
冬令营
夏令营
校外实践
课程研发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