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C网作家第83期
TUhjnbcbe - 2021/3/11 13:01:00

梦幻水岛村

------镇桥镇石墨村

王美珍

石墨村,又叫石马村、石墨潭村、石马潭村,名字很多。该村位于镇桥镇*府东偏北2公里处。有人烟户一千多人口,都姓*。到年正好建村周年。是个地道的古村落。周边一面有山三面环水,村内有大小水塘两个,太湖从东到西将村子包围。村子东南的山上还有两个水库。因此该村水资源十分丰富,生活用水、良田灌溉不愁缺水。

谱载,该村一世祖希古公初来此村,该村村名叫做“傅家园”。希古公世居婺源*村,“少魁梧,十二能诗文”。行舟西下,来至此地,见傅家园“山水奇胜,非寂非喧,流连不能去”,傅公见,“甚欢”,遂“留公赘于其家”。后,公将“傅家园”更名为“石墨”,繁衍生息,衍生出坑口、*湾、桥头四房,烟火密集,人丁兴旺。

太湖像一条玉带,将石墨紧紧缠绕。又像一位旖旎多情的少女,终日亭亭玉立。像明镜,照耀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像翡翠,明明晃晃,澄澈透明,闪烁着熠熠的光芒。湖绕村流,村在湖内,村子成了岛上之村。从远处遥望此村,村与湖两相依依,难分难舍,别具一番美丽。

太湖不仅风光秀美,更像一座宝藏,蕴藏着很多宝贝,如丰富的沙石、*金,可以蓄养贝壳获得珍珠。重要的是,鱼类极其丰富。每年年底,每户都能分到几百斤鱼。平时渔民水上作业,捕鱼打鱼,售卖新鲜的鱼或晒成干鱼,拿到市场上叫卖,会获得很不错的收入。尽管水田不多,但村民的生活还是不愁吃穿。太湖给村民带来财富,带来便利,村民就像爱护生命和眼睛一样,热爱太湖。湖与村两两相融,湖与人也鱼水情深。

太湖原本是乐安河的一部分。原来的乐安河从桥*、石墨、前村流过。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之前,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在鄱阳湖上展开大战。查看地图,觉得乐安河太湾曲。于是,将桥*、石墨、前村这段河流截断,填土成路。直接打通浒崦到坑口的河道,便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河流走势。这段离开了母亲河的流水,成了内湖,取名“太湖”。像一粒珍珠撒在了石墨村的土地上。

太湖东南岸边,象山脚下,数百年来,高高耸立着一根石柱。据口传,这根石柱很高,“离天三尺三”。石柱远远看去,非常像一匹马。村民给它取名“石马”。石柱长期雨水浸润,长满青苔,墨绿色。“石墨”村的村名就是与此有关。老者回忆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石柱还有两丈多高。后来遭受雷暴袭击,轰然倒塌。倒下的石块,被搬运拖走,建造镇桥镇排涝站,也算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石马”的记忆深深留在村民心里。村民说,这“石马”带给石墨村好的风水,保证了该村风调雨顺,年年稻谷都长势良好、获得丰收。

象山山头上,有一座坟墓,叫做“黎四郎墓”。据口传,是一位黎姓男儿,中了状元,入朝为官,官至副宰相,可惜中年夭折,便抬回老家安葬。路过此山,见这里风水尚佳,便买下一块山地,将“黎四郎”葬下。今天,坟墓已毁,但又长又坚实的青石板还在。

“石马”在村子的东边,村子西南边的田垄上,有一个传奇的地方,名叫“金鸽坟”。相传很久以前,风水师留住此村,指点村民说,若有鸽子从此地飞起,便叫单身男青年跟着追,鸽子停在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男青年一直跟着追啊追,就去到了湖北麻城县,在那里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那里的*姓村庄过了千户,人口多达数万。解放前期,还来过石墨,寻根问祖,核对家谱。

村子原来有一座老庙,是观音庙,也叫“五太股庙”。落在村东南的象山上。后来被村民故意炸毁。为什么?据说,邻村出了一位大财主,实在很有钱,家里养狗就养了30多条,良田百亩,金银满仓。风水大师查看一番以后,说,五太股庙旺别人不旺自己。村民听了这番言语,自然就结束了老庙的历史。

但是老百姓一直心存信仰,老庙没了,再建新庙。现在的“庙”在祠堂里。主要供奉的不是观音,而是“太子外公”。太子是谁?是王母娘娘的大儿子。多年的烧香磕头,经年积淀,村民都说这庙很灵。“文革”时破四旧,老百姓就把“太子外公”用布包裹起来,藏在村前的树林里,躲过一劫。值得注意的是,供奉菩萨的铜炉十分灿烂,纯铜打造,金光闪闪的,特别吸引人的眼球。铜炉上写着“江夏*氏石墨村”七个显眼的大字。

与太子外公同享香火的还有其它一些菩萨。都摆放在祠堂左边的一间小房子里。祠堂正中摆放着新安*氏始祖积公画像以及石墨村一世祖希古公夫妇像。大堂中央悬空挂着一幅大大的旗幡,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字。两边横梁上,各悬挂四个字,一侧是“仁义礼智”,还有一侧是“孝悌勤恕”。

站在外面看祠堂,屋顶上,耸立着一个葫芦两条盘龙,均为砖雕。大门呈圆拱形穹窿顶,两侧是四四方方的砖柱子,中空悬挂五角星,很明显,这是学苏联老大哥时留下的痕迹。门楣上,写着“*氏宗祠”四个黑宋体大字。

村民说,这是重建的祠堂。原来的结构是,戏台与祠堂相连在一起,戏台是晴雨台,戏台后面空地是个大天井,两侧是游廊,后面是祠堂。与现在浒崦戏台祠堂结构相似。

老祠堂早在康熙年间建成。现村里保存了一块很珍贵的石碑。上面镌刻的文字就清楚写明了祠堂建造的时间、捐银者名单、以及刻石碑的时间----即道光辛巳年。

穿过祠堂前的空阔广场,便来到戏台前面。这戏台建于年。全木结构。造价多万,刷了真金。看上去金光耀眼、华美璀璨。横梁、月梁、枋板、藻井全都精雕细刻、盘龙附凤、镌花镂草,十分精美绝妙,让人叹为观止。

戏台正中从上而下,挂着两块匾额,一块写着“豕正乾坤”,另一块写着“希古源流”。两边柱子上悬挂烫金楹联,内容是:石驰神骕壮裔胄,墨洒碧潭竞风流。

村民告诉笔者,建造戏台期间。发生了两件危险的事,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一件是,很多民工在干活,中间的大梁突然掉地,却没有砸到任何人。二是一位工人从台面上滚到地上,却毫发无伤。村民都坚定地相信,有神明保佑,有祖宗显灵。

冥冥之中的事属于玄妙的事,无法得到印证。但是无论繁殖多少代,无论走了多远的路,都不应忘记故土,不应忘记祖训,这是必须的。*氏祖训就鲜明地刻写在家谱上,八句话,内容是: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久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牢记祖训,深感祖恩。*氏男儿总是胸怀大志、敢于作为。翻开家谱,一位位贤达能者赫然屹立。德修公与他儿子秉圭,在大清道光时期,负责团练事务,剿匪除暴,立下功劳,父子二人均被朝廷授予五品领戴花翎,为家族争了光,不负祖宗厚望。让*氏族人扬眉吐气。

时光如水,岁月不居。进入慷慨激昂、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该村也代不乏人。

*东*平兄弟俩,在村前的山上,创办了大型现代化又环保节能的养鸡厂。*平被评为乐平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商会副会长。养的土鸡远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好评。

*青松,养猪达人。创办养猪场,效益十分不错,每年赚个盆满钵满。

还有*万红,*万松,*万火,*万灯.....一个个在商海中,都是弄潮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入是十分的可观。回到老家建造的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奢华,造价之高让人咂舌。一幢幢耸立在石墨村的豪华别墅,就是他们事业成功的最好证明。

石墨村,一个被水浸润、有梦幻色彩的村庄。周末闲暇,到此地悠游信步,不失为最佳选择。这里,看得见山,掬得到水。山上天然的原始树林里,不仅树木郁郁苍苍,绿意盎然。还有红色革命的印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曾经带领战士在这里抵抗敌人,挖壕沟、建碉堡。看着深深的沟堑,仿佛看见了战火腾起、硝烟弥漫......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爬象山,亲花草,坐在树底下,看水面上一群群白鸥飞翔,心无挂碍,这样的时刻,比神仙还自由快乐!

农家小宴

方良

接同学电话,邀我去参加他学生的升学宴,再进一步打听他的学生是我家乡的人,心中的高兴劲就甭提了;记忆中童年在家乡有的是艰难,但留给的记忆确是更多的快乐。骑牛赛跑、泥巴里抓*鳅、山坡上摘毛栗,有时为了一点儿小事,伙伴之间也免不了动下手脚,架打完了,彼此之间又成了好朋友,好伙伴。这些往事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仿佛就在昨天。

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奔驰了四十多分钟,然后车头往左一绕,整个车子就进入了一条两旁稻谷硕硕的田畈,远处是整片绿油油茶园,由于心情好,加上满眼的绿色和熟悉的山岗,惬意自不用多说;同行者大多数是当年的同学,彼此间的语言就没有虚伪,就连戏谑也没有半点儿虚假的成分,一切都如山间的泉水,剩下的就只有清澈。

汽车在两栋暫新的农家楼房前的晒谷场上停了下来,迎接我们的是学生自己和他的父母、叔叔、阿姨、姑姑等;农家人不甚长说话,但他们的脸上始终荡漾着诚挚的感谢之情,摈弃了做作和虚伪;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觉到了农民的真诚。“望子*,望女成凤”是农村人毕生的希望,如今孩子考上高等院校,那内心的高兴劲就是旁人也看到一清二楚,他们自己的感觉惭愧是:愧无好酒谢师情。

我在农村出生,喝着田沟里的长大。农村对我来说天然就有一种亲切感,我也是匆忙从田野里走进高等院校的;我能体会到农村孩子求学的艰难。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念书迟。”农村当年生活的艰难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当时农民被称为“红脚杆”,为了摆脱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吃上商品粮,成为拿工资的干部,农村的孩子唯一出路就是参加高考。这也是当时唯一的捷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苦读就成了当时农村孩子的唯一。“十年寒窗无人问,”登上去高等院校的路是农村孩子唯一的追求。

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挟着自己心中的追求与梦想,寒来暑往,其中的艰难只有学子自己知道,高中三年的煎熬,成功与否决定的是农村孩子的未来;黑色的七、八、九是难以用语言来叙说的。考上大学在农村被称为从泥巴田里爬上了岸,这个时候,就是家里再贫穷的农家也会邀请亲戚和村中的相邻好友聚聚、喝点儿酒,被最为尊重的莫过于班主任了,那种发自内心的,不参半点儿假的诚挚感谢之情,从孩子父母的酒杯中不自觉溢了出来。

我也曾经领受过这种被尊敬的感人局面,那时也是在农村,而且是自己度过苦难童年的小山村,孩子考上了大学,孩子的父母是我童年的邻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民谈不来高、大、上的理论,农民有的是实实在在,脱离繁重的农业活计,能吃上商品粮,每月有工资领,旱涝保收就是农民对孩子所有的希望。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四十多年,现在对农民来说,最公平的莫过与高考了。

酒宴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序幕,佳肴的丰盛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城市里的大酒店,真情实意是此时农家小宴的所有。我参加过许多酒宴,那些酒宴或多或少都伴有虚情假意,此时酒杯中盛着的是真情和感谢,酒杯中的酒就如山间的泉水一样清澈、透凝。

感谢老师勤教育

愧无好酒谢师情

红红的对联,映出的是孩子父母对老师诚挚的感谢。

家乡变了,家乡富裕了,家乡的人思维也变了。家乡的人对孩子读书是不惜一切的,他们都知道要彻底消除穷根,知识的拥有胜过一切。告别家乡,辞别主人,回望绿油油的茶山,明年春天,茶园一定能长出无数的新芽。

朝阳巷

杨博

据《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朝阳巷,东至朝阳巷横弄,西至中山北路至昌江河岸,中段有两直角弯,弄长米,宽1.4米。明清之时形成,聚集不少运输、物流行当。民国九年浮梁豪绅张佩贤在此巷建一大片房屋,门向东南开,阳光充足,门坊上书“朝阳门”三字,故名朝阳巷。”这段话的意思是,朝阳巷的得名是年(民国九年)浮梁豪绅张佩贤在此建了朝阳门,门向东南开,阳光充足才得名朝阳巷的。但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请看清.郑廷桂《陶阳竹枝词》,其十九云:“横田古庙祀华光,改替官衙事不常。到底五王灵应显,龙灯日夜闹朝阳。”后注曰:“横田社朝阳门有华光祠,即今五王庙,明夺为官署,后以神异还民祠,今龙灯极盛,能求雨救旱,每岁元夕出灯,街市施放火爆,彻数日夜。”郑廷桂是清嘉庆时期的人,距今已有余年。他在诗中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在明朝时,此地就叫朝阳门。民国九年浮梁豪绅张佩贤在此建了朝阳门,这个不错,但他门上书朝阳门三字,不是因门向东南开(五王庙就在东南方),阳光充足,而称朝阳门的,而是因为此地从明朝以来就一直叫朝阳门,所以才会题写的。这诗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每年元宵节期间五王庙的龙灯,最早是在朝阳门舞动,而不是在临近的龙船弄。那时尚没有铁龙头游街一说。

朝阳巷21号位于弄口不远,深浅不一的窑砖墙,飞檐翘角,门朝八字开,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门口有几级用青石砌成的台阶,门框也是整块大石建成,这些东西都像是在告诉我们屋主曾经的显赫与富足。木质大门保存还算完好,铁制的门环已是锈迹斑斑,沿石阶而上,屋门紧闭。“重要历史建筑——北乡公所”的字样标识了老屋的身份。有人说:“北乡公所是昔日景德镇以北蛟潭、经公桥等地居民聚集议事之所,后来也用于办学,又名北斗书院。”这一段话也值得商榷。北乡是浮梁县的北乡,昔时浮梁县设有东南西北四乡,它们是按东南西北四河来划分的。(当年陆路较为难行,水路便于联络,故按河流流域来划分。)东河流域称东乡,南河流域称南乡,西河流域称西乡。北乡则是指大北河(浮梁县治以北的昌江干流)和小北河(浮梁县治以北的昌江支流)流域的乡村,主要有兴田、歭滩、蛟潭、江村、勒功、经公桥、西湖等地,北斗书院其实就建在北乡的江村沽演村,而不是建在朝阳巷。当年景德镇的交通极不发达,重峦叠嶂行路难,最便捷的路就是水路,通江达海、连通浮梁四乡的水路成了景德镇昔时的便利路。“陶舎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这就是昔日景德镇的真实写照。为此,景德镇建立了许多的船帮,来管理协调水运的人流、物流,接待、安排水上的客货运。景德镇的一瓷二茶就是靠这些船帮来运输,从而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享誉世界的。浮梁的四河(四乡)都有自己的船帮,其他人不得染指。因此北乡公所准确的说应该是浮梁北乡船帮的办事处和北乡船民的联络站、中转地、议事堂,而不是昔日景德镇以北蛟潭、经公桥等地居民聚集议事之所。据调查,此巷子里过去的居民许多是浮梁北乡的船民(包括张佩贤在内,但他是船老板),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在浮梁四乡中,北河流域面积最大,地域最广,人口与村庄最多,人口和物资流动相对较为频繁,因此船帮也最大,在景德镇设立北乡公所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据说,与北乡公所相邻的那栋老屋在民国时期还曾做过关押壮丁的临时场所,这就是船运壮丁人口的结果。

在我的印象中,朝阳巷的中段,曾经有一小块空地,边上有一门坊,也许这就是张佩贤建的朝阳门。这里是舞龙灯的好地方,后来在此中间建了一所公厕,占去了不少地方,就不再适合舞龙灯了。似乎朝阳门原来是有路可通龙船弄的,后来建了房子也就隔断了。朝阳巷往东直达横弄再转往南,就可以通到五王庙的大门,也就几十米的路,很近的。年,朝阳巷曾发生过一场不幸的大火,两侧的古旧木板房均毁之于一炬,殊为可惜。现在这一带的房屋大都是灾后重建的,已经没有了往昔古朴的风貌,昔日的朝阳巷已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东逝去。

南苑春色(长篇连载之四十五)

童家荣

金南调农机厂劳动之后,没多少天,妻子狗狗就被遣调山城国营商店饭店工作。

为什么要把金南的妻子从*府服务员工作调走呢?那是一个最苦最脏洗涮碗碟的工作单位,工资又低,谁都不愿意去,也许只有这样就是他们的目的。这里人不多,饭店职工毎天要起五更睡半夜,清晨备好早餐吃的馒头丶油条丶糄食丶米粥丶豆浆和咸水粑丶米粉丝等。中午和晚餐都要准备顾客吃大餐,肉丶鱼丶鸡丶鸭丶山珍海味和各种蔬菜都要清洗准备妥当,随时备用。饭店内毎天天没亮都要自做新鲜豆芽丶豆腐几十斤,磨豆浆机坏了,还必须人替驴驾辕马拉套手工推磨加工。刷锅丶洗碗丶洗盘样样活都是又脏又累。而且为了不浪费剩水残汤,增加收入,饭店还养了几头猪,由饭店里十个职工轮流转拿猪食喂它们。搞卫生,洗客房床单,值客房夜班等。日以继夜,一天下来累得骨头都散了架,工资却与其他部门一样,谁都不愿调到这个商店饭店来工作。

狗狗是个怪人,山城公社谁都知道她是亇驽骜不训的性格的美人!但不知道她特别能吃苦。今是昨非,她竟幸灾乐祸对丈夫金南说:”这是把我从糠箩里调进米箩里丶从水缸里调进油缸里!只要能吃饱,无论干什么粗活细活都行,做亊苦不死人,结婚前你就知道我是亇做粗事的料,给那些狗日的倒茶添水我还不愿意呢!但是我是个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就会生病的怪人,天生是个砍柴养猪的劳碌命。”

“如今是他们的天下,你的职位,级别工资,商品粮都有人顶上了。笑脸虎又从瑶里下面生产队里调来一个姓李的当副部长,据说是老虎钳书记的亲戚。从东埠下面生产队调来一个姓郑的当干事,是笑脸虎的亲戚。当真还调来一个年轻人姓张的当武装部长,勿谓言之不预。笑脸虎自己当真的上调到区*校当副部长去了,分管后勤,吃喝嫖*是他的强项。老虎钳胡宁书记工作有魄力,很快又被领导看中上调市去了,来了个章书记执*。这段时间公社里人事变幻莫测,那一伙官老爷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不为己,天塌地陷,互通有无,都在化血本找合适自己更加位高权重椅子。”狗狗穆菊说。

“看来天无绝人之路,百姓以食为天,你要是饿了就到饭店来,我会找东西给你填肚子。从农机厂到我这里最多不超过三百米,近便。

“赛虎你放心,它是我的警卫,跟着争光,每天都能啃上几块猪骨头,对它来说是吃大餐了。"

雨晴是这饭店年轻的老服务员,老职工。她对狗狗说:”阿姨,*事训练都是你老公教我,饭店里活儿,我都会教你做,你放心!苦一点累一点,艰辛一点,不受别人欺侮,起早摸黑做亊为啥?为的是我们能吃得饱,吃是为了做嘛!国营饭店尽管吃,填空补缺能吃饱,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吃私人老板的会挨骂!

“我太了解你老公了,那些什么领导,什么干部,都比不上你老公真本亊!我算是看得透,他们个个结*营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妒忌你老公能文能武才华,纷纷轻薄他的才艺,何须数?狠不得将你老公敲骨吸髓!在他们面前你丈夫是暗无天日的。你丈夫就是我们的指导员,简单可以概括两个字:人才!”

“你说什么?”

雨晴说:”你有这样的丈夫,你也是个人才!”

“人才?还轮到我喂猪。”

“什俚?你喂猪也是人才。”

狗狗看了雨晴一眼噤若寒蝉,拿勺真的去喂猪了。

赛虎尾随不离一步。

红旗飘扬

华丽亚

我描绘着红旗的印象

她是嘉兴南湖上小小红船起了航

鲜红的*旗指引航向

革命火炬把神州点亮

多少苦难扑不灭追求的梦想

风雨无阻驶向了历史大海洋

我描绘着红旗的印象

她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响

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

战无不胜的革命*队

鲜红的*旗指引方向

浴血奋战勇往直前

多少险阻拦不住奋进的步伐

用生命扛起了中华不屈的脊梁

我描绘着红旗的印象

她是国庆的天安门城楼上

壮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国歌昂扬民族自强

多少挫折多少伟业动地惊天

中国腾飞全世界仰望

红旗飘扬代代永放光芒

文苑好秋光

——寄《浮梁文苑》诞辰十周年

作者:勃崛

巴拿马,越野太远

勒不住茶凉

附身一个古老的国号

让高岭为难

好在深埋碎骨的热土

活着根芒

出土的梦,经历漫长隐忍

经历世事沧桑

终于抵达天时和地利

蘸墨成兰

提深根硬骨燃烧地气

燎原金兰

丰满一直恋飞的名气

着陆心不慌

光阴过往沉浮的风景

不负宋唐

时代抑扬顿挫的语速

不辱昌江

十年,真的不短

虽然也不长

秋景浓郁,激扬文字

怕醉清霜

港口怀旧(二首)

孺子牛

曲波溪水汇双流,扁担松柴装满走,南下镇窑堆渡口。醉千酬,一半儿乡愁一半儿酒。

枫泾古镇吟

沪上枫泾镇,吴越水桥*。艺术奇葩远近芬,漫画丁聪骏,国画程师瑾。竹枝词韵,醉陶你我醺熏。

踏莎行.昌江金秋赛龙舟(二首)

清溪客

气爽秋高,碧流如故,

昌江河畔千舟渡,

两堤欢笑响如雷

一波荡漾倾情诉。

飞溅浪花,珠飘柳树,

挥桨竞发龙舟雾,

裁波作画泛漪涟,

剪秋绘就斑斓路!

雨霖铃.中秋国庆同日度

金风玉露,仲秋容爽,叶染桐树。

长空雁飞远去,

秋寒始到,残荷无数。

近看层林尽染,

映烟霞如故。

菊盛开,*毯平川,大地香飘桂花处。

中秋国庆同时度,

望星空,皎月跑飞兔。

嫦娥宇宫岁月,心寂静,慢声轻诉?

此恨年年,情寄清风,总是难赋。

长假日,亲友同欢,醉在情深处!

冯干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C网作家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