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社会实践不忘初心,传承百年辉煌社会实
TUhjnbcbe - 2021/3/14 1:35:00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585812.html

[不忘初心,传承百年辉煌]

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时间:年2月10日-17日(为期八天)

印象

年12月21日,本队开展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踏访了余姚博物馆,龙泉山四先贤纪念碑,龙山剧院,阳明古镇等地。对余姚文化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剖析,并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

文化场所

INTRODUCTION

01

余姚博物馆

余姚博物馆位于余姚城区的龙泉山西麓,占地面积约5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于年1月18日建成开放。它由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巧妙揉合而成,布局错落有致,风格水乳交融,是余姚一座风格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余姚博物馆外景

三个基本展厅布置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上下七千年》,展出的是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清明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以最形象直观的方式,用文物向人们娓娓道来余姚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余姚博物馆

除这些常规展厅之外,我们正好赶上了博物馆为迎接新春佳节而特推出“墨香瓷韵”馆藏中国画与瓷器联展,其中展出了不少以中国山水画和山水纹瓷器为主的众多余姚代表性文物。这些展出的作品通过的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色彩描绘了秀丽的山川自然景观,勾勒出明清时余姚人的精神意趣和生活状态,给人以一种乐观、洒脱之感,是他们精心为“宅”姚的新老余姚人献上的一份特别新年礼物。

“墨香瓷韵”馆藏中国画与瓷器联展

博物馆的整个陈列运用现代化手段,结合富有观赏性的多媒体和场景布置,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姚江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重点演绎了余姚悠久的河姆渡文化、越窑青瓷文化、名人文化、学术文化、古越文化,充分诠释了余姚这一东南名邑、文献名邦的人文风采和地域魅力,深刻反映了余姚丰厚的文化积淀。

02

阳明古镇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余姚古城中心地段,街区内至今仍保存着千年以来形成的诸多精美古建筑,它们不仅展现了典型余姚传统建筑格局,也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姚城的建设风貌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其中现存有叶氏宜春堂、叶氏举人房、周家墙门、李氏民居、史家大厅民居等合院民居,建筑形制上,多为粉墙黛瓦,山墙有观音兜、马头墙等多种不同样式。

阳明古镇

阳明文化是璀璨姚江文化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古镇”项目的建设,植根于绵延历史中姚江学派长久滋养的肥沃文化土壤,它的出现将促进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从而提升“阳明故里心学圣地”余姚这一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力。

文化形式

INTRODUCTION

01

姚剧

姚剧是姚城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她的抑扬顿挫歌唱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她的说词唱段记录了这片土地的神奇与浪漫。

姚剧艺术具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多元的乐器伴奏,更具备精美且富有当地特色的服化道,展现了多彩的姚城风情,古朴而温柔。

一直以来,姚剧艺术工作者致力于用戏剧形式记录本地文化,传扬具有本地特色的历史精神,由此创作了一批以史实为依托的经典剧目——其中最为人所知晓的便是原创姚剧历史剧《王阳明》。

历史剧《王阳明》

姚剧遇到了和大部分传统戏剧一样的困境——受众老龄化、题材陈旧化、唱词固定化、精神落后化,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作出很多努力,“姚剧文化进校园”“送戏下乡”“周末戏院”等传播姚剧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类活动为传统戏剧在人民生活中的再次高潮做了充分的硬件准备。但让姚剧重焕生机,最关键的还在于其本身的创新,这也是姚剧艺术工作者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姚剧《浪漫村庄》

传承从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常看常新,在持续记忆的同时片段失忆。只要姚剧继续唱下去,余姚人就永远有家可回。

02

阳明心学

余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更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佳话流传。

余姚先贤,擅长于哲理思考,因而出了许多思想家,其中以“余姚四先贤”(严子陵、朱之瑜、*宗羲、王守仁)最为著名。

王守仁,世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治家和*事家。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就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做了相对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习近平主席指出,王阳明心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阳明提倡以“知行合一”的方法达到“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呼吁人们冲破封建伦理的禁锢,追求思想和个性的自由。阳明心学凭借“简明成圣”之道在众多儒学分支中脱颖而出,这在当时浑浊不堪的治世局面中宛若一道曙光,拨云见日。

心学馆

余姚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文献名邦,她从不会让圣贤寂寞的。巍巍四明东南名邑,先贤哲思天下传承,“王*学术,严朱风节,名邦文献资研求;发扬广大,后生可畏,时乎时乎不我留”,余姚人民歌先贤,先贤伟怀佑天下。

社会实践不是终点

今后即使身在远方

我们仍将与脚下这片沃土相连

用行动诠释

余姚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浓浓文化气息

[感谢阅读]

排版

楼翔元

文案

王幸丫倪家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4 1:35:00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585812.html

[不忘初心,传承百年辉煌]

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时间:年2月10日-17日(为期八天)

印象

年12月21日,本队开展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踏访了余姚博物馆,龙泉山四先贤纪念碑,龙山剧院,阳明古镇等地。对余姚文化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剖析,并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

文化场所

INTRODUCTION

01

余姚博物馆

余姚博物馆位于余姚城区的龙泉山西麓,占地面积约5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于年1月18日建成开放。它由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巧妙揉合而成,布局错落有致,风格水乳交融,是余姚一座风格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余姚博物馆外景

三个基本展厅布置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上下七千年》,展出的是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清明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以最形象直观的方式,用文物向人们娓娓道来余姚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余姚博物馆

除这些常规展厅之外,我们正好赶上了博物馆为迎接新春佳节而特推出“墨香瓷韵”馆藏中国画与瓷器联展,其中展出了不少以中国山水画和山水纹瓷器为主的众多余姚代表性文物。这些展出的作品通过的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色彩描绘了秀丽的山川自然景观,勾勒出明清时余姚人的精神意趣和生活状态,给人以一种乐观、洒脱之感,是他们精心为“宅”姚的新老余姚人献上的一份特别新年礼物。

“墨香瓷韵”馆藏中国画与瓷器联展

博物馆的整个陈列运用现代化手段,结合富有观赏性的多媒体和场景布置,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姚江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重点演绎了余姚悠久的河姆渡文化、越窑青瓷文化、名人文化、学术文化、古越文化,充分诠释了余姚这一东南名邑、文献名邦的人文风采和地域魅力,深刻反映了余姚丰厚的文化积淀。

02

阳明古镇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余姚古城中心地段,街区内至今仍保存着千年以来形成的诸多精美古建筑,它们不仅展现了典型余姚传统建筑格局,也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姚城的建设风貌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其中现存有叶氏宜春堂、叶氏举人房、周家墙门、李氏民居、史家大厅民居等合院民居,建筑形制上,多为粉墙黛瓦,山墙有观音兜、马头墙等多种不同样式。

阳明古镇

阳明文化是璀璨姚江文化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古镇”项目的建设,植根于绵延历史中姚江学派长久滋养的肥沃文化土壤,它的出现将促进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从而提升“阳明故里心学圣地”余姚这一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力。

文化形式

INTRODUCTION

01

姚剧

姚剧是姚城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她的抑扬顿挫歌唱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她的说词唱段记录了这片土地的神奇与浪漫。

姚剧艺术具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多元的乐器伴奏,更具备精美且富有当地特色的服化道,展现了多彩的姚城风情,古朴而温柔。

一直以来,姚剧艺术工作者致力于用戏剧形式记录本地文化,传扬具有本地特色的历史精神,由此创作了一批以史实为依托的经典剧目——其中最为人所知晓的便是原创姚剧历史剧《王阳明》。

历史剧《王阳明》

姚剧遇到了和大部分传统戏剧一样的困境——受众老龄化、题材陈旧化、唱词固定化、精神落后化,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作出很多努力,“姚剧文化进校园”“送戏下乡”“周末戏院”等传播姚剧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类活动为传统戏剧在人民生活中的再次高潮做了充分的硬件准备。但让姚剧重焕生机,最关键的还在于其本身的创新,这也是姚剧艺术工作者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姚剧《浪漫村庄》

传承从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常看常新,在持续记忆的同时片段失忆。只要姚剧继续唱下去,余姚人就永远有家可回。

02

阳明心学

余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更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佳话流传。

余姚先贤,擅长于哲理思考,因而出了许多思想家,其中以“余姚四先贤”(严子陵、朱之瑜、*宗羲、王守仁)最为著名。

王守仁,世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治家和*事家。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就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做了相对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习近平主席指出,王阳明心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阳明提倡以“知行合一”的方法达到“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呼吁人们冲破封建伦理的禁锢,追求思想和个性的自由。阳明心学凭借“简明成圣”之道在众多儒学分支中脱颖而出,这在当时浑浊不堪的治世局面中宛若一道曙光,拨云见日。

心学馆

余姚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文献名邦,她从不会让圣贤寂寞的。巍巍四明东南名邑,先贤哲思天下传承,“王*学术,严朱风节,名邦文献资研求;发扬广大,后生可畏,时乎时乎不我留”,余姚人民歌先贤,先贤伟怀佑天下。

社会实践不是终点

今后即使身在远方

我们仍将与脚下这片沃土相连

用行动诠释

余姚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浓浓文化气息

[感谢阅读]

排版

楼翔元

文案

王幸丫倪家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会实践不忘初心,传承百年辉煌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