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1)日,上游新闻刊发《绘双城丨江津代表团建议:加快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对成渝双城辐射带动能力》,报道1月21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江津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加快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功能分区,支持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到发点和中欧班列(成渝)延伸点建设》的建议,建议加快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功能分区,加强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成渝)联结点。
刊发《绘双城丨市人大代表吴晓琳:建议渝贵高铁走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铁》,报道市人大代表吴晓琳提交了《关于再提请渝贵高铁走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铁的建议》,充分发挥渝贵高铁带动作用,建议选择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速铁路。
原文如下绘双城丨江津代表团建议:加快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对成渝双城辐射带动能力1月21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江津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加快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功能分区,支持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到发点和中欧班列(成渝)延伸点建设》的建议,建议加快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功能分区,加强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成渝)联结点。
小南垭获批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目前,重庆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有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和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等3个主要到发场站,为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1月17日,江津综保区批准设立,年7月封关运行。目前,区域内有年设计吞吐量万吨级的珞璜港、年设计货运量万吨级的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等,年10月获批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形成以“平台+枢纽+通道”为一体的开放经济发展平台。
近年来,江津综保区坚持通道带物流、以物流带经贸、以经贸带产业的发展思路,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建设。以综保区为平台,集聚了德邦物流、郑明物流、长安民生等一批重点物流企业。以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为核心,开行了多条班列快线,以珞璜港为核心,发展长江水水中转、水铁联运班轮业态。以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和过境运输,完成首批TIR中欧卡车运输业务。
建议将小南垭站确定为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到发站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以陆海新通道为核心的物流大通道需求不断增加,团结村中心站能力饱和以及集疏运体系受到制约,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目前,主城都市区铁路物流枢纽有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和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等3个铁路作业场站。为充分发挥三个场站的功能,提升全市物流大通道的效率,江津代表团建议对主城都市区铁路枢纽进行功能划分。建议提到,为了发挥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的既有能力和良好的集疏运体系以及联通北部湾的区位条件,加快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主城都市区南部区域重要的开发开放平台,建议将小南垭站确定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到发站,构建与珞璜港、江津综保区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成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重要支撑。
构建陆海新通道班列与
中欧班列(成渝)联结点
同时,建议加快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把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建设成为区域性铁水联运枢纽、冷链基地和成渝地区陆海新通道主枢纽、主城高铁货运基地,提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黔北等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连接巴南区的快速路五纵线(渝南大道D段)衔接道路、连接大渡口区的快速路二纵线(小南海长江大桥)、连接九龙坡区的铜罐驿长江大桥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实现多式联运为支撑,将渝贵铁路珞璜南站引出到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发挥东环线功能,推动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鱼嘴铁路货运站和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等3个场站间互联互通运营体系建设,为主城都市区高铁路货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议还提到,以综保区为平台,以小南垭陆海新通道班列为核心,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和过境运输业态,构建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成渝)联结点,培育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欧铁铁联运班列,打造亚欧物流大通道。发挥长江*金水道功能,培育珞璜港到泸州港的水水中转、宜宾港到小南垭的水铁联运等物流品牌,增强对川南黔北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发展快递快运,打造区域性快递快运中心。建议对综保区培育国际多式联运品牌给予*策支持。
绘双城丨市人大代表吴晓琳:建议渝贵高铁走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铁渝贵高铁隶属于国家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的包海通道,速度目标值公里/小时,功能定位为重庆至贵阳的高速铁路,向南经南宁至海南海口,承担成渝、黔中、北部湾、珠三角等城市群贯通性的大通道客流,同时置换渝贵铁路承担的部分大通道客流,释放川黔铁路货运能力,实现大通道客货分离。
今年重庆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吴晓琳提交了《关于再提请渝贵高铁走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铁的建议》,充分发挥渝贵高铁带动作用,建议选择西线连接成自泸遵高速铁路。
吴晓琳建议的优化泸遵高铁方案中,原规划泸遵高铁走向为泸州市、赤水县、习水县、仁怀市、遵义市,建议调整为泸州、合江、四面山、习水、仁怀至遵义,新增加泸州、合江至四面山的联络线,串联渝昆高铁、渝贵高铁。
同时,优化西线(江津遵义)方案,建议西线线路从四面山出重庆境后,经习水县局部向西南偏移,同原规划的泸遵高铁“习水—仁怀—遵义”段共线,经遵义至贵阳,线路走向:江津区、习水县、仁怀市、遵义市至贵阳市。
线路优化后将带来哪些影响?吴晓琳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优化后,线路覆盖范围更广,带动作用更强,优化方案有利于加快推进渝川黔合作示范区建设,强化重庆对川东南、黔西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还有利于实现高铁网络三省市融合。目前,四川已规划形成成都、内江、泸州的高铁系统,待建的泸州—遵义高铁将成为川黔第二条高铁通道,优化方案通过“泸州-四面山”联络线实现渝昆、渝贵高铁联通,同时泸遵高铁与渝贵高铁(优化后的西线方案)在仁怀交汇,从而在渝西南、黔西北实现三省高铁路网络之间的快速转换。
优化方案穿越渝川黔旅游“金三角”地区,包括四面山5A级景区、中山古镇等国家级旅游景区,还有全国著名的白酒主产区,泸州老窖、习水习酒,有利于渝川黔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构建“一小时”高铁旅游圈,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目前,渝黔大通道内已运行渝贵高铁、川黔铁路,中线方案同既有铁路线路高度重合,优化后的西线方案位于渝贵、川黔与隆*铁路间的铁路空白区域,新增覆盖习水、仁怀等未通铁路的县(市),有效填补路网空白。
来源: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最江津责任编辑:彭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