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约旦的日子五玫瑰古城佩特拉
TUhjnbcbe - 2021/4/8 14:18:00

佩特拉古城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城市,它位于约旦南部沙漠地带。但凡提到沙漠,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满目苍凉,尘土干燥,荒无人烟。佩特拉有着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全部是砂岩地质,岩石描金泛红的色彩为古城嵌入了一股神秘气质,因此佩特拉又叫“玫瑰之城”。

文字的加持就是给沙漠的素颜化妆,有了玫瑰二字,让干涸的沙漠增添了几许浪漫的风情。

年7月8日,佩特拉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佩特拉遗址就在海拔米的高山峡谷中。古城距离约旦首都安曼大约公里,那天清晨,迎着第一缕曙光,我们排队等侯着进入峡谷关口,望眼周遭一片岩石峭壁,风化的雕刻让每一块岩石都饱经沧桑。

路边有几棵高大的蓝花楹树,那片清新的淡紫色随着风的拂动在轻盈地飞舞,仿佛在跟我们低语细诉:别忘记啦,等下我们还在这里见。

两千多年前,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在佩特拉开山为家,雕洞为房,用石头垒砌着自己的家园。佩特拉古城是纳巴泰人在岩石上敲打雕凿出来的城市,一直是贯穿东西商路的重要中心。公元前一世纪,佩特拉极其繁荣,尊为纳巴泰人部落王国的首都。

后来被古罗马帝国*队攻陷后,佩特拉沦落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也曾一度繁荣昌盛,当时的古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即使到现在,依旧能看到许多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

但随着航海贸易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水路运输,在地中海沿岸,一座名叫亚力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而陆地运输也逐渐增多线路,古罗马人在佩特拉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这条路连接贯通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

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大大削弱。公元4世纪时,佩特拉又沦为拜占庭的殖民地。在此期间,佩特拉变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称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迅速波及到西亚和北非地带。伊斯兰帝国日趋强大,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的佩特拉区域又变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随着后来红海商船贸易的兴起,海路运输逐渐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也开始日渐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队攻溃时,已经是一座废弃的空城。一直到年,瑞士一位探险家重新发现了这里,经历了几百年的销声匿迹,佩特拉的昔日风采终于重新回归在大众视野里。

进入峡谷,岩壁上的空洞琳琅满目,这些是凿岩而成的墓碑群。这些墓碑群根据所有者身份的不同而规格不一,雕刻的图案也各不相同。而那些造型迥异的岩石拜赐于大自然的*斧神工,独特的珊瑚橙色调,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红宝石般的亮色。还有许多古罗马建筑群依稀可见,比如阶梯剧场、广场、公共浴室等。

从*事攻防的角度来看,佩特拉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首先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处是狭长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攻城,典型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次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有各种资源,地势得天独厚,围拢城市高地的平原上牧草肥沃,森林繁茂,木材丰富;最后一点至关重要,水源非常充足,一汩汩终年不断的喷泉为佩特拉提供了扎实的水源地。佩特拉曾是丝绸之路经过的一站,在巨大的岩石上刻有古老东方的痕迹,那些骑着骆驼的商人们正带着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走向更远的地方。

在我们身旁,时不时有着毛驴小拖车疾速而过,逐步走到了西克山峡,这是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峡谷纵深大约英尺,这条天然通道曲折蜿蜒如蛇形,直接通往山腰要塞处:也是所谓的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要塞。

其实这条峡谷是一条深陷在岩石中狭窄而又隐蔽的“裂缝”,在峡谷里穿梭行走,顿觉天色昏暗,风声回旋环绕,萧索肃杀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穿越出蛇形通道之后,豁然开朗,世界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简直亮瞎你的眼:赫赫有名的卡兹尼神殿高耸在眼前。

佩特拉古城的核心卡兹尼,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大广场,神殿高英尺,宽英尺,完全是纳巴泰式设计风格,它也是佩特拉最著名的纪念碑。这些高耸直立的柱子,衬托着比真人还大的雕塑,整栋建筑浑然天成,坚固的岩石完美雕凿,全无断壁残峘之感。卡兹尼神殿,也是电影《夺宝奇兵》的拍摄取景地。

卡兹尼,意为“金库”。整个神殿拱门分为两层,上下一共有12根罗马式立柱,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在门檐和横梁上都刻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有原始壁画,壁画色彩虽已黯淡,但粗犷线条勾勒出的画面仍然清晰可鉴。传说神殿里面曾经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它更像是是一座藏满珍宝的陵墓。

卡兹尼神殿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的艳丽丰饶的色彩,神殿雕凿在沙石壁里,在阳光照耀下,粉色、金红、橙红色以及玫红色层次鲜明;*色、白色、紫色条纹贯穿其中,沙石壁上金光闪耀,无比神奇。看见有个小摊贩在卖这著名的天然彩沙,并用它在一个小瓶子里面作画。

在佩特拉古城里还有一座古罗马人当年造的露天剧场,由于年代久远,半圆形的剧场已经荒废。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下古罗马人的强悍作风和作战能力,在约旦的这几天,除了前两天看到的杰拉什露天音乐剧场,安曼的半圆形露天剧场,今天已经看到了第三座古罗马剧场遗址。但也不忘为希腊人点个赞,在雅典新卫城博物馆附近的狄奥尼索斯露天大剧场,依然是最美最有艺术气息的剧场。

古罗马人英勇善战,懂得及时行乐,除了打仗就是喝酒狂欢;他们从没有忘记过热爱生活,他们在每一个所到之地,必须建造一个剧场。而古希腊人的建筑艺术,都由罗马人进行了传承、发扬和推广。

惊叹于卡兹尼神殿的奇妙,震撼于古老匠人们的雕琢精神,离开古城往返峡谷入口处的路上,脸颊上有着火辣辣的灼痛感,风吹过,脸上被涂了一层厚厚的“粉底”:玫瑰古城的沙尘,记载着历史的痕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约旦的日子五玫瑰古城佩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