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松江
一砖一瓦一古巷、一廊一纽一新城。站在“十四五”发展新起点,被列入上海“五个新城”发展战略的松江新城,如何在.4平方公里的规划空间里握指成拳、精耕细作?如何发力成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日,新华社记者来到松江新城实地走访调研。长三角“智造带”,请看G60科创走廊面向“十四五”,松江新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将围绕“一廊一轴两核”,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南北统筹发展轴以及松江枢纽、松江大学城与松江新府城融合发展两个核心功能区。
从上海市区驶入松江新城,G60高速边上一片总长1.5公里的建筑让人过目难忘,整个屋盖如波浪一般高低起伏,远看就像一条巨大的云廊。G60科创云廊不仅是松江新城一个新的“打卡地标”,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一个缩影,也标志着创新动能在这里绵延不断,汇聚于此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托举起“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璀璨光带。
G60科创云廊
根据规划,松江新城要形成“一廊两核”的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一廊”就是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年,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松江实现地方财*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4.8%,连续60个月保持正增长,增速位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三。
记者走访看到,集成电路毫米、毫米单晶硅晶体生长系统、ALD光伏工作母机、TP涡桨发动机等一批重大科创成果在松江新城涌现;上海超硅、恒大新能源汽车、腾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头部企业和百亿级项目也纷纷落地,加速产城深度融合,“一业带百业”。
以大飞机为例,在装机设备领域,G60科创走廊上的九城市已为中国商飞输送潜在及合格供应商21家,半年内实现增幅30%;在特殊工艺材料类,实现了九城市16家企业23种产品完成供应对接。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要努力将松江新城建设成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创新是松江新城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强化科技创新,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到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
新城建设看交通,“松江枢纽”呼之欲出在松江新城,外形似*色“蚕宝宝”的有轨电车,不仅是路面来往车辆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张极具特色的“交通名片”。目前已经建成的两条线路,串起了新城的各个节点,与地铁轨道、城市公交无缝衔接。记者从起点站松江大学城登上电车,只见车内已经坐满了乘客;乘坐了一段线路,感到平稳、舒适、快捷。
被称为“蚕宝宝”的有轨电车
新城建设,交通先行。在“十四五”松江新城产业布局中,“两核”之一的“松江枢纽”核心功能区,位于松江新城南侧,将建设集综合交通、科技影都、现代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于一体的功能区。
记者从松江区相关部门获悉,“松江枢纽”的功能包括两方面:
一是内部交通,围绕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包括结合9号线,规划建设嘉青松金线、东西联络线、12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线路,进一步加强与相邻新城、浦东枢纽、中心城的轨道交通联系;基于G60公路、S32公路和G15公路、嘉闵快速路、G公路、沪松快速路,规划形成服务新城的“两横四纵”高快速路路网格局等。
二是外部交通,结合沪昆高铁、沪杭城际、沪苏湖铁路将松江南站打造为松江枢纽,引入嘉青松金线、东西联络线。建于年的松江站,近年来成了“网红”打卡地。未来,这座“爷爷级”的松江站和年开通运营的松江南站,合并转型升级为9台23线的轨道交通枢纽。
工人们在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建设施工
时间的沉淀让火车站如同一个时代的符号,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变迁。随着城市交通不断发展,松江新城将加快形成支撑“30、45、60”的出行目标:即30分钟实现松江内部通勤;45分钟可以通达上海中心城区;60分钟可以衔接长三角近沪城市。
“在松江新城既定的空间范围下,我们要做的是精准发力,而且要精益求精。”松江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一个产业、一带居民、一座城市之间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而交通就是其中的润滑剂甚至是催化剂。
人文与生态,让“上海之根”根深叶茂早在年前,松江的先民就在“松郡九峰”生息繁衍,上海古文明序幕自此拉开。
杜氏雕花楼
松江是江南名城,历史上的“松江府”曾统辖“上海县”。漫步在享有“上海之根”美誉的松江,南部有仓城风貌区内的古巷深宅,杜氏雕花楼、松江农耕图,每一处皆如一本书,娓娓道来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北部有广富林文化遗址和松江大学城交相呼应,10万“后浪”学子让这片土地朝气蓬勃……
杜氏雕花楼
按照规划,“两核”之中另一个是“双城融合”核心功能区,推动松江新府城和松江大学城“科创、人文、生态”深度融合,强化G60科创走廊大学科技园创新策源功能,深化大学城与广富林人文资源、方松行*资源、中山国际生态商务资源优势互补。
据悉,松江新城规模由最初的21平方公里拓展到.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增加也近4倍,从30万人增加到万人。未来,松江新城不只是松江的新城,更是上海的新城、长三角的新城。“十四五”期间,松江新城将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让居民在新城生活更宜居、更生态、更便利。
教育方面,松江将引进1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办分校、推进上外云间学校建设,加强松江二中等新城所在区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内涵特色建设;医疗方面,将推动市级优质资源下沉,在松江新城推进市一南院创伤急救及妇儿诊疗中心综合楼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等;此外,还将推进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建设,新建松江博物馆新馆;以及规划岳阳街道敬老院、区第三社会福利院、“好邻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
点个赞
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