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交给广东的重要*治任务,是广东落实“两个大局”、实践“先富帮后富”的使命担当,是深化粤藏区域合作、实现协调发展的难得机遇。26年来,广东省委、省*府坚决贯彻中央战略决策,讲*治、顾大局,始终坚持把林芝地区作为广东的一个地区来对待,始终坚持把林芝人民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办,实行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全方位援助。“十三五”时期,广东真情实意扶、真抓实干帮,从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协同;强化工作合力,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援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建强援派干部队伍,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等方面,推动援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广东援藏不断巩固和发展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产业援藏和智力援藏为两翼的“一个龙头、两翼齐飞”援藏工作新格局,为林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广东贡献。
林芝在全区率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年12月14日,又一个广东援藏民生项目——察隅县“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顺利入住!该项目总投资万元,涉及搬迁群众59户人,共建设住房59栋,同步配套“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基础设施项目,新建了猪舍,新开垦了耕地。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共投入资金万元,支持建设了个小康示范村,惠及农牧区群众户人,助力林芝市7县(区)年底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实现全面脱贫;支持完成28个村易地扶贫搬迁,林芝在全区率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年以来,广东投入援藏资金6.39亿元,建设55个小康示范村和8个边境小康示范村。
广东发挥援藏优势,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措施,用在基层和民生上的资金比例均不少于80%。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农牧民住进了崭新的藏式民房、走上了结实的硬底村道、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开出自治区第一张远程电子处方广东援藏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组团式”医疗支援,推进卫生医疗工作提质升级,医院,并计划将全市边境小康村纳入远程医疗体系。年,医院无偿捐赠万元,创建米林县琼林村医室、鲁朗镇卫生院、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卫生院3医院示范点,突破性开出了自治区第一张远程电子处方,让基层群众通过医院专家线上诊疗服务。
如今,广东援藏医院实现“强三甲、创一流”目标,“五大中心”建设有力推进,年12月获得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实现7医院全部创二乙,林芝市妇幼保健院创二甲。
填补西藏地市级技工学校空白年6月23日,在援藏资金支持下,林芝市技工学校揭牌成立,填补西藏地市级技工学校空白。8月8日,林芝市技工学校加挂西藏自治区交通技工学校牌子。学校首批面向全区开设铁路客运服务、公路施工与养护、电子商务、旅游与酒店管理4个专业,共招收学生名。
广东援藏大力实施教育先行工程,充分发挥援藏教育人才作用,带领受援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年以来,广东援藏着力打造“红色教育+智慧教育”品牌,统筹协调21个地市所中小学、14所广东高校选派名教育援藏人才进行全口径结对帮扶。年,林芝市成为西藏唯一获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地市,成为西藏唯一获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区域的地市,率先在全区完成11所教育组团式援藏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
就业援藏经验在援藏省市中推广年底,在广东省中山市“中交路建”的古镇快线项目,有一群和网红“丁真”一样淳朴的藏族小伙儿。他们是广东就业援藏引入的第一批“以工代训”的西藏农牧民员工,他们进行了为期3个月“边培训、边上岗”学习之旅,收获满满。
广东援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工程,助推林芝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率先设立林芝市驻广东服务联络处,靠前对接就业援藏工作;首次将西藏籍高校毕业生纳入广东“三支一扶”招募范围,得到自治区的肯定并在援藏省市中推广。年下半年以来,广东提供企事业单位岗位个,累计促进名高校毕业生区外市场就业,推动年林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43%;林芝市创业项目在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数量占46.1%,在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粤藏创业创新合作奖”2金2银佳绩。援藏队获得自治区“就业援藏圆梦莘莘学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表彰。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新建成的技工学校为载体,累计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等职业技能培训22期,培训人,示范带动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场次,培训1.8万人。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成立市县(区)两级农牧民劳务输出组织15个,乡(镇)级农牧民就业服务所56个,村(居)级农牧民就业服务站个。一年多来,推动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3.8万人,转移就业收入4.4亿元。
消费援藏成为重要抓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是广东重点援藏项目,年建成后,美丽的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广东游客前来。在鲁朗开民宿的平措大叔,已成为“网红”。同样开着民宿的美朗央金一家,在雨季会上山采摘松茸,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