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走进每个古镇,都会想起前任
TUhjnbcbe - 2021/6/17 18:36:00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说古镇的文章,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如果你曾经和前任一起去过古镇旅游,那当你再次出游时可能就会发现,古镇是你最容易想起前任的地方”

重庆磁器口古镇想想也是,如今去往任何一个古镇,几乎都吃着相似的食物,逛着相似的街道,买着相似的商品,感受着相似的繁华。如果你曾经在古镇与前任约会,如今又行走在如此相似的地方,会不会勾起那些已经慢慢淡忘的回忆呢?伊人已去,物是人非,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但是明明,你去的是另一个古镇。重庆磁器口古镇小店售卖的杯子此处应该有BGM: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本想去异乡看看不同的风景,到了之后才发现,跟自己熟悉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诡异感正在全国各个古镇上演。全国的古镇正在向这样的趋势发展:看完一个古镇,约等于看完了全国的古镇。在一场主题为“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的高峰论坛上,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表示:中国有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但让人记住的不超过8座。像时下流行的网红脸一样,多数古镇正在褪去原有的面目,变为千城一面的网红景点。平江路容不下烤梨每次到苏州,平江路都是必去的地方。跟其他观光客不同的是,我一般都晚上11点以后去,因为城管这个时候才下班,老王师傅的冰糖烤梨可以悄悄出摊了。深夜出摊的老王师傅毫不夸张地说,王师傅的烤梨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苏州甜品,没有之一。上好的雪梨加上冰糖,放进密封的罐子,在自制的焖炉里烤上整整8个小时,梨肉化成梨水,飘着浓浓的焦糖味儿。10块钱一个,香甜无比,一口还*。可惜的是,即便是半夜去,也未必每次都能吃上。冰糖烤梨王师傅六十多岁了,20年前就开始在平江路上卖烤梨,街坊邻居们都好这一口。后来,平江路开发旅游了,街上一水儿的苏绣旗袍奶茶烤串儿旅游纪念品,王师傅的小三轮有损市容市貌,城管不准他再到这条街上来卖梨了。很多人想吃,给他打电话。王师傅只好等城管都撤了,半夜出摊,满足一下老客人的愿望,自己也顺带挣点儿生活费。这位看官问了:王师傅为啥不租个门面,踏踏实实做生意呢?这个我帮你问了。王师傅说:他的梨至少要烤上8个小时,现在用的烤炉,一次只能烤50个梨,卖完这一茬,就得再等8个小时,一天能卖个梨就顶天了。这点儿钱,根本养不起平江路的门面。他又不愿意偷工减料,缩短烤制时间。就算能多弄几个炉子,身体也吃不消了。再说,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租门面,就只能像现在这样,卖一天算一天了。苏州平江路像王师傅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各地都并非个案。很多地方存在这样的情况:没有发展旅游的时候,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旅游一旦发展起来,很多原有的地方特色却会慢慢消失,代之以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商业业态和旅游产品,最后变得千城一面、千镇一面、千街一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与各地同质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分不开的。近20多年来,古镇、老街、古村落逐步成为稀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地*府的重视。然而,在开发模式和经营策略上,却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保护意识。尤其是起步较晚的,基本上都是从其它已经取得成功的地方直接copy过来。我们都一样去重庆磁器口古镇转一圈,一路都是拿着金色丝线让你编发的阿姨,路边的服装店卖的除了旗袍就是汉服。到晚上,二楼有驻唱歌手表演的酒吧开始表演,深街小巷开满了咖啡厅。听起来很有文艺气息对不?但是,这一套难道不是直接从丽江古城copy过来的吗?重庆磁器口古镇丽江古城算是发展旅游起步较早的地方,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所以,丽江古城的开发模式,成为了国内很多古镇发展旅游的范本。当年,有人发现了养在深闺的丽江古城,爱上了这里的古朴宁静。回去一咋呼,就吸引了更多的人过来。有的来了就舍不得走了,留下来开个小咖啡馆小工作室什么的,享受宁静的生活。可惜,这里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大量的投资者蜂拥而至,古城很快就变成了全国最热闹的地方。酒吧林立、商贾云集,游人如织。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商品大量涌入,很多原本属于丽江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变味儿了甚至悄然消失了。不可否认,通过发展旅游业,丽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其他地方发展旅游提供了借鉴。也不可否认:今天的丽江,早已不复当年的容貌。古城原住民大量迁出,原生文化逐笔消失、原有功能丧失殆尽。旅游业带给丽江的,是经济上的巨大飞跃,也是文化上的严重创伤。很多人厌弃了这里的喧嚣,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束河古镇。很快,束河就变成了第二个丽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旁边的白沙古镇,于是,白沙正在慢慢变成第二个束河。一处又一处的世外桃源,渐渐消失在滚滚红尘之中。音乐起:我们都一样,都一样,都一样……大理古城从丽江到束河再到白沙,也正是全国旅游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发现一处,开发一处,火爆一处,消亡一处......千城一面的同质化旅游开发,使历经沧桑、战火、浩劫幸存下来的众多古城、古镇、老街、古村落、古宅院,正在遭遇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并逐步蜕变、衰落甚至消失。更令人心痛的是,这种破坏,往往都是不可逆转的。从各地的情况看,基本上是旅游越火爆,破坏越严重。那些还保留着一些地方特色,没有被外来投资者完全攻占的地方,往往都被认为是旅游发展措施不力,招商引资力度不够。而当地*府也一定正在想方设法,考察学习,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地盘变成第二个丽江或者束河。像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大家就不用全国各地到处跑啦。只要去过其中一个,就完全可以知道其他地方的模样了。当真到了这个地步,古镇旅游经济必然面临大幅度的衰退。大潮褪去,留下的是无法抹平的伤痕。重庆中山古镇劣币驱逐良币年,国务院正式提出,要保护有历史或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90年代,古镇、古城开发逐步加速,为了快速获取经济利益,原本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城镇开始引入外来公司经营古镇,古镇渐渐由单一的文化观光转变成多形态发展,融入餐饮、购物、表演等。内容丰富了,游客能停留更长的时间,花更多钱,游客开心,商家也开心。重庆磁器口古镇这种模式带来的经济红利让古镇发展走上了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开发经营者开始迎合旅游者的喜好和需求,为了容纳更多的游客,古镇大规模扩建,引进更多外来商家入驻,商铺林立,流水线式的旅游商品破坏了古镇的原来面目。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满头的彩线小辫子,身穿汉服,端一杯奶茶,站在古镇街道上,考虑着是去左边楼上的酒吧喝一杯,还是右边的驻唱小哥哥更帅。在这种奇妙的穿越混乱丝带儿氛围中,你可还知道重庆磁器口除了卖麻花,曾经还是重庆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是文化艺术聚集地。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在这里汇聚。而这些地方特色的东西,早已被逐出了古城之外。重庆磁器口古镇原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被丢弃了,古镇变成了商业综合体。游客来了,走了,除了留下一头夹杂着彩色丝线的编发,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吗?仔细想想,好像没有。作为一个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标志,古镇应该体现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和独有气质。建筑、街区是承载这种精神和气质的物质载体,而特有的手工艺、特色食品,历史人物、原著居民及其生活方式都是这个城市自然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印记。现在,这种印记正在被抹去,复制粘贴式的旅游开发正在抹杀掉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没有精神和气质的城市,和没有灵*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古镇变成了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的地方。袁家村模式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古镇变成有血有肉有灵*、能真正将当地特色传递给游客的载体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他强调:“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指示,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古城镇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的开发模式,值得很多地方学习。

袁家村

袁家村靠近唐太宗昭陵,是一处典型的关中古村落。全村多人,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支书郭裕禄带领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时,没有盲目照搬其它地方的经营模式。甚至到今天都没有实行包产到户*策,而是成立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全村人继续吃着社会主义的“大锅饭”。村里的一切事务都由村委会统筹规划,统一实施。袁家村袁家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关中地区古村落风貌,没有雕梁画栋,没有灯火霓虹,也看不到其他古镇、古村落常见的酒吧、奶茶、和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他们只做一类东西:吃的!这里几乎荟萃了陕西所有的特色小吃,而且每家只做一个品种。做肉夹馍的就只做肉夹馍,卖臊子面的就专卖臊子面。走遍全村,也找不到一家重样的。不仅避免了与其他地方的同质化竞争,还杜绝了村子内部的同质化竞争。袁家村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经验,一进村口就胡吃海塞,走了才不到二三十米,就已经撑得不行了。第二次去,长记性了,每家只尝一点点,进步不少,吃了大约一百米,又撑不住了。所以,我肯定还会去第三次、第四次,怎么着也得把后面的几百米吃完,是吧?就算带不同的男女朋友去袁家村约会,吃到的美食都可以不一样。套用知名男装的广告词:一年逛两次……,每次都有新感觉。只要有朋友去西安,我就一定会推荐他去袁家村。因为这个地方,跟其它所有地方都不一样。这样的开发模式,既发展了经济,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突显了自身特色,想不发家致富都难呐。习近平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那些还在琢磨着怎么copy丽江、乌镇、周庄的地方官员们,真该去跟袁家村的老支书好好学学喽。文末问答你最想去的古镇是哪里?

参考文章:

《变味的中国古镇:文化空心化游客一边吐槽一边涌入》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每个古镇,都会想起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