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江津中山古镇笋溪河畔留影)
此中山古镇,是重庆江津市下面的一个镇子。
米花糖是江津的特产,“爱情天梯”在中山古镇的常乐村。
对于江津和中山古镇,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么一丢丢儿。
想去那里,并非想去爬“爱情天梯”,更不是为了品尝米花糖。而仅仅是因为其名”中山古镇”。
很好奇这个重庆江津的“中山古镇”与我熟悉的广东“中山古镇”有什么不同,是以,元旦过后,找了个周末去闲逛了一回。
从重庆主城区去江津的话,交通还算便利。
陈家坪车站就有直达江津的大巴,APP购票,自助机取票,快捷得很。
但是需要到江津转乘专线中巴车,才能到达中山古镇。路途有点远,时间成本有点高。
适合自驾游,或是我这种寓居重庆,周末有得是闲功夫的人去随便逛逛,专程只去中山古镇的话,就没多大必要了。
陈家坪旅游集散中心,在候车大厅的左侧,十分宽敞舒适,有很多旅游册子介绍,还有专门的上车通道。
旅游淡季的平常周末,专程到中山古镇的游客并不多。以至于,在江津中转出发去中山古镇的时候,那一班车上,只有我一个乘客。
司机问明情况,觉得我真是太有闲情逸致了。不知道这算赞还是算弹。
一路无话。独自欣赏冬末春初时节的山光水影。
这条路线上,还可以转车去四面山,但据说那是适合夏天去的避暑所在,不宜眼下湿冷的气候中前往。
至于诸如陈独秀之类的*治人物,真假虚实,是非功过,尚在云里雾里,旧居不看也罢。
在中山古镇的大路边下了车,步行了十来分钟,就来到了穿镇而过的笋溪河畔。
河水分秒不停地流逝,两岸是宁静的景色和悠闲的行人。
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坐下来,休息。
不禁暇想,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是这样子吧。
站在河岸的高坡上俯视笋溪河,依水而建的古镇尽在眼底。
一位老人正从石板桥上走过,边走,边和身后岸上的人搭话。
很喜欢岸边被河水经年冲刷的岩石,层层叠叠,古朴又沧桑。
有水的地方,便会凭添几分灵秀,让周围的景色莫名地生动起来。
虽然笋溪河的水,混混**,并不湍急,但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听着河水哗哗流过的声音,还是蛮惬意、蛮有时空感的。
若你对一个地方有好感,就不免爱屋及乌。
路过这片竹林的时候,觉得它被日光穿透的样子真是好看呢。
倚山傍水的一条街,最大的特色是木制、有透光的天窗,下雨逛街也不会担心被淋着。
这一段过于齐整的店面,是刚刚修葺过的。可能因为是淡季吧,街上开门的铺子并不是很多。
虽然逛街的人并不多,但老奶奶还是照常摆摊,有一搭没一搭地卖着鸡毛踺子。
最喜欢逛这种卖竹编的店铺,从小小的花椒篓到晒东西的大竹盘,件件都稀罕,恨不得都买回去把玩。
街上唯一的娱乐场所:可以听书听唱的茶馆。
要三人或以上,并且,每人消费一杯至少十块钱的清茶,老板才肯表演。
我行单影只,就算出三个人的费用,老板也不肯表演,曰:不得行。
但他肯回答我,什么叫荷叶,道琴,哪个是金钱板。
在京剧都要振兴的今天,这些流落民间的曲艺样式,前景更加堪忧。
整条街上,很多摊档在卖烟熏豆腐。
豆腐从中间片开,夹上一些榨菜肉沫儿之类的东西。
买上一块,边逛边吃,以助游兴。
更喜欢另一种本地小吃:石板糍粑。
糍粑的中间夹了炒熟的*豆面儿和糖,焦香糯甜,很好的滋味。
但这些东东都不宜多吃,每样一份,浅尝辄止最是恰到好处。多食则腻。
街上已经初现旅游开发的端倪,一些铺面,明显不是本地经营者的腔调。
蓑衣和斗笠,实用功能慢慢地消失了,装饰功能正在精致凸现。
竹编器具也是一样被展示着。
但与蓑衣和斗笠相比,这些竹编的笸箩,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实用的。
最后还是没忍住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把断舍离的flag抛到脑后,买了一个晒盘和一个小笸箩,拎了回来,那感觉好像拾了狗头金似的。
晒盘可以晒东西、可以放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放馒头饺子包子。
小笸箩正好可以放针头线脑儿、剪刀钩针什么的。
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实用手工艺品啊,不要太完美~
不饿,便没有在镇上吃饭。
如果要吃饭的话,首选这个,应当是河蚌吧?做个汤,配个清炒时蔬,再来一碗糙米饭,就OK了。
这样的小房子,太像我梦想中的样纸:
一楼开个小店,每天人来人往,衣食无忧不寂寞。
二楼是自由散漫的小天地,可以发呆看风景、吹风晒太阳。
途中,看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在晒干菜。
这让我想起遥远的潘庄。
小白菜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也是这样子晒干菜的。
晒干收好,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做好吃的干菜包子。
回程等中巴的时候,又看到路边人家檐下在晾腊肠。
但小时候的潘庄,是没有腊肠可晒的。
因为猪肉凭票供应,不年不节的时候,肉票都买了肥膘儿炼油烧菜用了,哪里还有多余的肉吃,更不用奢望灌腊肠了。
扯远了。再扯回中山古镇来。
街上有些地方在大兴土木,一副卯足了劲儿,准备迎接旺季的样纸。
但愿这个古镇可以修旧如旧,进行春风化雨般巧妙的商业运作,让它特有的人文味道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
卖竹编的老板说,我来的有点早了。
半个月后,笋溪河畔,本地民众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热闹的“长桌宴”。
自然要感谢她的美意。
不过,私心里,我其实并不觉得有什么好遗憾的。
旅游这种事情,在于从心所欲,随遇而安,愉悦身心,便是终极目的。
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什么,或是没有达到心理预期,都没什么所谓吧。
这倒不是“酸葡萄”心理做祟,而是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必跟寄几较劲、拧巴。
吴蜀均沾这块碑,据说有点历史了。
看字迹和形制,不精细,也不宏伟,应当是来自民间的自发创作。
吴地之于此地,今天来看,都不能算是近便,何况从前?而吴蜀可以利益均沾,可以想像当年两个地区商贾来往的繁盛。
回程,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去大路边等候返回江津的中巴车。
俯视中的江津的中山古镇,与我熟悉的广东中山古镇是完全不同风情的所在。
除非以后去四面山,否则,这个地方应当不会专程再来。记忆之中,笋溪河畔的灵秀景色和风土人情,已经不能抹去。
.3.13
重庆寓中
*下拉屏幕可参与评论*
------------------------------------
往期荐读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游情昔游闲记|自从在后巷酒吧听过你
彩云之南|冬至滇池红嘴鸥
饮食男女|离婚的女人好象越来越多了?
巴渝印象|云蓬歌时心悲怆
巴渝印象|雅舍易地主人寿,四室守土同堂难
巴渝印象|游走在小伙伴儿的家乡
巴渝印象|第一次听到大乔小乔的时候,你们多少岁?
巴渝印象|马桑溪义渡、古镇和雕塑
时闻我见|请尊重万州公交惨案女乘客的隐私权
万州公交惨案:不要被戾气缠身成为行走的火药桶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抱孙|生孩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巴渝印象|龙兴镇与阴米粥
二刷成都|只有逛逛逛,木有吃吃吃~
二刷成都|一个人的逛吃~
巴渝印象|一笔一划写中年
巴渝印象|与世界杯有关的日子
巴渝印象|悄悄尝了一枚坚果
巴渝印象|六月三日的早餐
巴渝印象|和娇姐逛吃的日子
巴渝印象|工商艺术杨家坪
巴渝印象|初嗅书香西大园
巴渝印象|中山四路走一回
巴渝印象|漫步重庆美术馆
巴渝印象|逛吃*桷坪
川美掠影|罗中立美术馆
退休元年|雨雪洪都行
退休元年|藜杖芒鞋访浔阳
退休元年|安步当车浴暧阳
潘庄大字
果亲打赏请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