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火了。起因是,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我们勒大宝贝”的口号,引发众多网友效仿。还有各式各样的调侃:“宇宙中心曹县”“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网上关于它的话题和视频,微博阅读量超过5亿,抖音播放量多达4.8亿。
各种网络热词和调侃背后,曹县的实力就县域经济发展而言的确不俗。这座鲁西南小县,生产的棺材垄断了日本90%的市场,承包了中国1/3的汉服,并拥有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基地、山东省内最大的淘宝村。
曹县的出现让不少网友惊叹:一个原来从未听过的小城,竟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其实,中国还有很多类似曹县这样的县域或村镇,它们共同筑起了中国经济的扎实底盘。
广州大芬村:“中国第一油画村”大芬村是远离深圳市中心10公里、核心面积约0.4平方公里的村子,集聚了约2万名油画从业人员。蕴藏了从培训、工具生产、制画、裱框、展销,到物流的完整油画产业。形成了以大芬村为核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油画集散地。
大芬村的画师们在作画。图源:网络
年左右,欧美市场70%的油画商品来自中国,而其中的80%来自大芬。年金融危机之后,出口订单下降,大芬村调整了策略,开始以出口转内销为主,占据80%的销售额,重点销往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其余20%外销至欧美国家及地区。从年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购的便利性和巨大的流量,带来了油画大众市场的崛起。年,大芬村进入创建“深圳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村朝着原创高端、优质化方向转型。目前大芬村有多家淘宝店,多家天猫店,多家京东店。
浙江织里:“中国童装之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素有“中国童装之都”美誉,这座浙北小城,因童装而名,因童装而兴。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作坊经营,到90年代当地开始向产业集群化转变,从坯布、面料、辅料,到印染、砂洗、绣花等,一条产业链逐步形成。如今织里共有童装户1.3万余家,电商企业余家,年产各类童装14亿件(套),年销售额超亿元,织里童装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织里一直在上探服装价值链上游的设计领域,这里是欧美高端品牌的主战场。
广东顺德:白电产业在白色家电领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微波炉、热水器、消*柜、电风扇等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其中,微波炉产能占全世界七成。21世纪,顺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其间,美的、格兰仕等顺德家电民营企业品牌不断涌现。年,顺德家电出口额约占全国家电出口额的20%。年以后,小米在顺德成立云米科技,主攻家庭物联网领域。格兰仕于去年宣布将转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边缘计算等领域,进*家电物联网芯片,顺德白电产业进一步升级。
江苏*桥:“东方小提琴之乡”江苏省泰兴市*桥镇是个革命老区,近年来,这座曾以烧饼闻名的小镇却悄然有了新的称号——“东方小提琴之乡”。这里有多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3.5万名乐器行业从业人员,年生产各类提琴75.6万套,年产值约24亿元人民币,约占世界总量的30%,全国总量的70%,产品销往欧美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小提琴为支柱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
年10月14日,在江苏泰兴*桥镇一处乐器公司,工人修理小提琴头颈。图源:新华社
*桥镇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生产提琴配件开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乐器艺术的普及教育也同时在*桥镇5所小学全面展开。不仅能使孩子了解家乡的产业,更能在学提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艺术爱好。
河南许昌:“世界假发之都”许昌,这个从三国时期延续至今的地市,如今被称为“假发之都”。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供应全球80%以上的假发,全球网红和明星用了都说好。不光亚洲人,非洲人欧美人喜欢啥假发发型,许昌人都门儿清。虽是小城,其假发产业链不啻为经济全球化缩影——小贩小工厂收头发、做内网,大工厂发运钩织并运回整理,最后发往欧美各国。近几年,国内假发需求也不断上涨,当地企业已向高端假发制作和原创设计转型,满足更精致的妆发需求。目前,许昌市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发制品企业有余家,相关从业人员30余万人,可生产人发、化纤发和发套三大系列,包含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教习发、男装发块、纤维发丝六大类。
在许昌一家假发加工厂,工人正修剪假发。图源:中新网
在中国,控制各行各业产业链的村镇还有很多。河南虞城,年产各类卷尺15亿只,占全国钢卷尺市场的85%,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多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钢卷尺王国”;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灯饰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占全球60%;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是占全球30%份额的袜子生产基地,农民收入的70%、农村就业的70%都来自袜业……
改革开放40多年间,曾有一大批乡镇企业“异*突起”,县域、乡镇的特色产业给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注入无穷活力。进入提质增效、换挡升级的阶段后,立足自身优势、应用最新技术、挖掘市场潜能、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成为许多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县域、乡镇经济的共同“心法”。
资料来源: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经济网等监制:徐遥责编:远景编辑/制作:国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