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亿布局大交通中山绘就交通蓝图
TUhjnbcbe - 2021/8/27 17:47:00

提到中山,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居住环境好、幸福指数高、生活安逸。但是放眼强手环伺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似乎很容易被低估甚至被忽视......

曾经辉煌的“中山模式”已到尽头?

“尽管一直处在几何中心,但是因为交通本身存在事实上的瓶颈,因此中山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与中山一江之隔的东莞,去年GDP达到.12亿元。而中山旁边的佛山GDP更是达到.6亿元,接近万亿大关。那中山去年GDP是多少呢?答案是.31亿元。

中山人早已感觉到差距,但也从未忘记我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的经济奇迹,与东莞、南海、顺德并称广东“四小虎”(南海、顺德都已归属佛山)。古镇灯饰、小榄五金、沙溪服饰、大涌红木、*圃腊味......这套曾经辉煌的“中山模式”建立在传统专业镇的基础上,依赖于传统工业与土地扩。可时代变了!

从一线城市来到中山的人都有个共同的体会:中山,小。中山土地面积0.18万平方公里,居全省倒数第二。中心城区包括六区一镇,总面积.3平方公里,比深圳宝安区只大了40.1平方公里。但即便如此,中山在土地资源利用上仍有些粗放——

截止年底,全市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已超出年总体规划平方公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平方米,远超国家标准,地均GDP不到深圳1/3,用地粗放低效。受用地制约、产能过剩与电子商务影响,传统专业镇发展后劲不足。年,在全国百强镇排名中,小榄由年的第7名下滑到第21名,年沙溪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工业主营业务利润下滑41%。而同期,作为全国“淘宝村”之一的番禺里仁洞村,面积仅有4.1平方公里,但却拥有20多个交易额超亿元的淘宝店,总规模超出中山任何一家大型服装企业。

进一步讲,中山当前面临的问题,正是产业、土地、行*架构、城镇规划,四个“难以为继”,也是中山所面临的四个挑战。

寻找“金钥匙”——组团式发展

面对困境,要如何突围?其实中山已经找到了钥匙——组团式发展,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差异化发展格局——

即以主城区为核心,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对接广州、深圳和南沙、前海自贸区;

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等镇区为核心规划东部组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以*圃、三角、民众等镇为核心规划东北组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

以小榄、古镇等镇为核心规划西北组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以坦洲、三乡等镇为核心规划南部组团,对接港澳与珠海横琴自贸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组团式发展也要交通先行!

组团式发展,首先要打破地理上镇与镇之间隔阂,再逐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格局。因此,交通先行,势在必行。

一些组团已经行动起来。位于东北组团的*圃镇,和南沙自贸区紧紧相连,由于佛山顺德区接壤。如今*圃镇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交通。

*圃快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在*圃范围内接通了大岑、大雁、马新三大工业区,把从*圃镇到顺德容桂的时间从以前的三四十分钟缩短到10分钟。这条快线还与在建的广中江高速、东部外环高速、深中通道互通互联;南接古神公路并与广珠西线接壤,未来的南沙港铁路货运站场都可以通过*圃快线接通。*圃快线从岭南路到南三公路这段6.5公里,将在本月底达成通车目标。

同属东北组团的民众镇,阳光大道建设、横二线改造项目,在市人大和*协的督办下,工程进度大大加快。民众镇还打通了与三角镇的两处断头路,对连接两镇的浪网大道升级改造。现有的京广澳高速,未来的中南高速、东部外环、番中公路、滨海旅游公路在民众都有出入口,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门户、四个出入口。未来,民众镇所有的地方,将在10分钟以内到达高速。

而作为深中通道的桥头堡,翠亨新区以区位、交通、资源三大优势,成为中山乃至大湾区内的“风水宝地”,已经先拔头筹尝到了“甜头”。各个地方的投资人都纷纷来新区,寻找投资和项目落户的一个机会。

翠湖公园、中山纪念小学等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新区的吸引力。今年人才节期间,哈工大人工智能中心、清华智能网联无人车研发中心等五个项目与翠亨新区签约。此外世界强华润集团,华润燃气准备把区域总部设在新区;欧洲瑞士辉灵制药选择在翠亨新区扩展它的生产基地;美国贸易中心综合体也准备在这里选址谋发展。

6月18至22日,一连5天,《中山新闻》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交通大会战》。记者爬山丘、下工地,走访全市各交通项目,看看交通发展将带给我们什么改变。

亿布局大交通,到底值不值?

“湾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认知。但也有人提出疑问,在吸引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同时,中山的优质资源是否也会流出?中山会不会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中转站”?这亿布局大交通到底值不值呢?请看今晚的《交通大会战》第五集——《大会战也是大决战》。

本台评论:蓝图已绘就担当需实干

一连两天,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围绕中山如何立足省委赋予的“三个定位”,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了具体部署。会议不仅全面厘清了中山目前的现状和现实存在的诸多短板,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前行方位。中山新一轮的崛起就是一场考试,如何完成好这份答卷?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山取得了了不起的发展成就。但是,正如市委书记陈旭东在全会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山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新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还不强,营商环境优势不够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够,文化软实力还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干部队伍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有所弱化……这些问题,样样事关全局、涉及长远,每一件事都要以改革的思维去突破,以创新的思维去推进。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创新驱动的着力点,也是人民期待解决的关切点。

民有所呼,*有所应。在这场书写新时代答卷的考试中,没有谁是旁观者,人人都是答卷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体中山人民,应不负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使命,重振当年不走回头路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雄心,脚踏实地,不懈追求,将市委全会绘就的蓝图,变成人民向往的美好现实,把中山建成生态优美,城市文明,产业独特,人民安康的岭南明珠!

记者:陈晔、邹岳廷、李少强

来源:中山新闻

—END——

加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亿布局大交通中山绘就交通蓝图